出自宋代衛(wèi)涇《古林邱》:
支筇來訪古林邱,轉(zhuǎn)盡山腰俯碧流。
峭壁千尋懸石磴,蒼崖百尺護(hù)龍湫。
行人跡斷煙常暝,過鳥聲閑意更幽。
小憩已銷塵俗慮,溪山奇絕是茲游。
注釋參考
峭壁
峭壁 (qiàobì) 陡峭的山崖 precipice千尋
古以八尺為一尋?!扒ぁ保稳輼O高或極長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擢本千尋,垂蔭萬畝?!?唐 劉禹錫 《西塞山懷古》詩:“千尋鐵索沉江底,一片降旛出 石頭 ?!?清 林則徐 《輿縴》詩:“一綫劃開云徑曉,千尋曳入洞天秋。” 趙樸初 《西江月·參觀密云水庫工程》詞:“鐵壁千尋鎖浪,碧波萬頃如油?!?/p>
懸石
(1).藥名。為絡(luò)石的別名。見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絡(luò)石》。
(2).藥名。生于冢中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五·鹽藥》﹝附錄﹞引 保昇 曰:“人若常服鍊石者,至歿,冢中生懸石,若芒消,其冷如雪,殺火毒?!?/p>
(3).古時防守之具。 明 茅元儀 《武備志五·堡約》:“石宜二種,大者為懸石,用廢碾石、陸軸之類為之,鼎足鑿孔,下繫鐵繩,一續(xù)麻索……敵有入壕墻者,則眾以擲石共斃之。其推車蒙革肩版而至者,則下大石或以懸石擊之。”
(4).巖洞中倒掛之石。一般稱為石鐘乳。《初學(xué)記》卷十六引 南朝 宋 王韶之 《始興記》:“縣下流有石室,內(nèi)有懸石,扣之聲若磬,響十餘里?!?/p>
(5).見“ 懸石程書 ”。
百尺
(1).十丈。喻高、長或深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 龍門 之桐,高百尺而無枝。” 晉 左思 《詠史》之二:“以彼徑寸莖,蔭此百尺條。”《文選·鮑照<苦熱行>》:“丹蛇踰百尺,玄蜂盈十圍?!?李善 注:“百尺、十圍,言其長大也?!?宋 蘇軾 《惠州李氏潛珍閣銘》:“眩古潭之百尺,涵萬象於瑤琨。”
(2).桅桿。《文選·木華<海賦>》:“於是候勁風(fēng),揭百尺,維長綃,掛帆席。” 李善 注:“百尺,帆檣也?!?/p>
龍湫
龍湫 (Lóngqiū) 雁蕩山著名的大瀑布 Longqiu Waterfall in Yandang mountain衛(wèi)涇名句,古林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