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白玉蟾《疊字招隱二首》:
逐逐且貪怎足。
戀松楸,愛蓮菊。
食玉衣錦,池酒林肉。
甕埋地閣鐘,月瀉天窗瀑。
鄭衛(wèi)殆塞其聰,趙燕可盲其目。
鏡盟釵詛謾交交,馬跡車塵何仆仆。
名傷神兮寵辱若驚,事掣肘兮進(jìn)退惟谷。
一真妄兮故知空不空,觀徼妙兮常有欲無欲。
吾將先天后天明月之珠,裁作左仙右仙女寶云之曲。
注釋參考
傷神
(1) [overtax one's nerves;be nerve-racking]∶耗損精神
做這事真夠傷神的
(2) [grieve]∶傷心
黯然傷神
詳細(xì)解釋(1).耗損精神?!俄n非子·解老》:“故以 詹子 之察,苦心傷神,而后與五尺之愚童子同功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養(yǎng)氣》:“志盛者思鋭以勝勞,氣衰者慮密以傷神。”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漢武帝雜歌》之二:“ 柏梁 沉飲自傷神,猶聞駐顏七十春。” 巴金 《探索與回憶·說夢》:“人說做夢傷神,又說做夢精神得不到休息,等于不睡?!?/p>
(2).傷心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別賦》:“造分手而銜涕,咸寂寞而傷神?!?唐 楊炯 《溫江縣令任冕神道碑》:“佳人不再, 荀奉倩 之傷神,赤子無期, 潘安仁 之慘慟?!?宋 梅堯臣 《范饒州夫人挽詞》之一:“江邊有孤鶴,嘹唳獨(dú)傷神。” 郭沫若 《恢復(fù)·歸來》:“她來時(shí)有時(shí)竟不敢和我見面,只坐在偏僻處,望著我傷神。”
寵辱若驚
謂君王以居下為道,得之則驚喜,失之則驚恐?!独献印罚骸皩櫲枞趔@,貴大患若身。何謂寵辱若驚?寵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?!?張舜徽 疏證:“古之陳君道者,謂人主宜卑弱自處,故恒以居下為言。既云愛居下矣,故得之若驚,謂驚喜也;失之若驚,謂驚恐。”
成語解釋驚:驚惶不安。無論受寵、受辱,心里都要振動(dòng)。形容人非常計(jì)較得失。寵辱若驚出處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“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?!?h3>掣肘掣肘 (chèzhǒu) 拉住胳膊,比喻阻撓別人做事 impede;handicap;hold sb.by the elbow;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sb. 廉平掣肘,實(shí)為異事。——《梁武帝敕》進(jìn)退惟谷
見“ 進(jìn)退維谷 ”。
白玉蟾名句,疊字招隱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