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家舊池臺,修竹圍一尺
出自宋代蘇軾《次韻王鞏南遷初歸二首》:
江家舊池臺,修竹圍一尺。
歸來萬事非,惟見秦淮碧。
平生痛飲處,遺墨鴉棲壁。
西來故父客,金印雜鳴鏑。
三槐老更茂,花絮春寂寂。
中微未可料,家廟藏赤舄。
注釋參考
池臺
池苑樓臺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豪爽》:“ 晉明帝 欲起池臺, 元帝 不許?!?唐 孟浩然 《姚開府山池》詩:“主人新邸第,相國舊池臺?!薄杜f唐書·后妃傳序》:“ 大帝 、 孝和 ,仁而不武,但恣池臺之賞,寧顧衽席之嫌, 武 室, 韋 宗,幾危運祚?!?清 顧炎武 《金陵雜詩》之一:“塢壁 三山 古,池臺六代幽?!?/p>
修竹
修竹 (xiūzhú) 細長的竹子 thin and long bamboo 茂林修竹一尺
(1).表度量。十寸為一尺。《莊子·天下》:“一尺之棰,日取其半,萬世不竭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辨物》:“度量衡以黍生之為一分,十分為一寸,十寸為一尺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八四回:“原來那 天山勇 ,馬上慣使漆抹弩,一尺來長鐵翎箭,有名喚做一點油。”
(2).形容極短或極寬,多含夸張之意,非實指。《韓詩外傳》卷七:“ 子貢 曰:‘兩國搆難,壯士列陣,塵埃漲天。 賜 不持一尺之兵、一斗之糧,解兩國之難?!?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傳》:“市吏於是與 子胥 俱入見王, 王僚 恠其狀偉,身長一丈,腰十圍,眉間一尺?!?唐 孟郊 《秋懷》詩之三:“一尺月透戶,仡栗如劍飛?!?/p>
蘇軾名句,次韻王鞏南遷初歸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