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有紫泥教詣闕,便應(yīng)留住付鈞衡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送廣帥秩滿之官丹陽二首》:
北門臥護要耆英,小試胸中十萬兵。
天借金山吟落月,身兼鐵甕作長城。
何如嶺上因歸路,摘取梅酸去作羹。
已有紫泥教詣闕,便應(yīng)留住付鈞衡。
注釋參考
紫泥
古人以泥封書信,泥上蓋印?;实墼t書則用紫泥。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上》“奉 高皇帝 璽綬” 李賢 注引 漢 蔡邕 《獨斷》:“皇帝六璽,皆玉螭虎紐……皆以 武都 紫泥封之?!?唐 楊炯 《崇文館宴集詩序》:“封紫泥於璽禁,傳墨令於銀書?!?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十二:“古印文作白字,蓋用以印泥,紫泥封詔是也?!焙蠹匆灾冈t書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為始興王讓儀同表》:“徒塵翠渥,方降紫泥,以茲上令,用隔下情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代書一百韻寄微之》:“恩隨紫泥降,名向白麻披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九峰草堂歌》:“紫泥欲下早蟬蛻,掉頭不肯隨東封?!?/p>
詣闕
(1).謂赴朝堂?!稘h書·朱買臣傳》:“后數(shù)歲, 買臣 隨上計吏為卒,將重車至 長安 ,詣闕上書,書久不報?!?/p>
(2).指赴京都。 宋 費袞 《梁溪漫志·范信中》:“ 范 既脫,欲詣闕,而無裹糧?!?清 嚴有禧 《漱華隨筆·詆毀程朱》:“ 明 永樂 中, 饒州 儒士 朱友季 ,詣闕獻書,專詆 周 、 程 、 張 、 朱 之學(xué)?!?/p>
留住
(1).等待。 漢 陳琳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邊城多健少,內(nèi)舍多寡婦,作書與內(nèi)舍,便嫁莫留住?!?/p>
(2). 宋 元 時一種泛用的市井青年名字。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乾淳奉親》:“上詣 德壽宮 恭請兩殿往 浙江亭 觀潮……市井弄水人有如僧兒、留住等凡百餘人,皆手持十幅綵旗,踏浪爭雄?!?元 王曄 《桃花女》楔子:“單則我家有個孩兒,喚做‘石留住’,今年二十歲了?!?/p>
鈞衡
(1).比喻國家政務(wù)重任。 唐 楊炯 《<王勃集>序》:“幼有鈞衡之略,獨負舟航之用?!薄度龂萘x》第一○四回:“臣 亮 賦性愚拙,遭時艱難,分符擁節(jié),專掌鈞衡,興師北伐,未獲成功。”
(2).喻指擔(dān)負國家政務(wù)重任的人。 宋 范仲淹 《遺表》:“因懇避於鈞衡,爰就班於符竹。”
(3).比喻平衡公正。 唐 高適 《留上李右相》詩:“鈞衡持國柄,柱石總賢經(jīng)?!?孫欽善 校注:“鈞衡:平衡,公正?!?/p>
楊萬里名句,送廣帥秩滿之官丹陽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