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群玉《漢陽春晚》
漢陽抱青山,飛樓映湘渚。白云蔽黃鶴,綠樹藏鸚鵡。
憑高送春目,流恨傷千古。遐思禰衡才,令人怨黃祖。
注釋參考
憑高
登臨高處。 唐 李白 《天臺(tái)曉望》詩:“憑高遠(yuǎn)登覽,直下見溟 渤 ?!?前蜀 韋莊 《婺州水館重陽日作》詩:“異國逢佳節(jié),憑高獨(dú)苦吟?!?明 劉基 《念奴嬌·紅樹》詞:“憑高凝睇, 赤城 相去不遠(yuǎn)?!?/p>
亦作“ 憑高 ”。憑借高處。 清 黃鷟來 《回瀾閣》詩:“河流此日望迴瀾,杰閣憑高縱大觀。” 清 黃鷟來 《文選樓懷古》詩:“不用凴高嘆陳跡,江山文藻自長存?!?/p>
送春
(1).送別春天。 唐 白居易 《送春歸》詩:“杜鵑花落子規(guī)啼,送春何處 西江 西?!?清 周亮工 《白櫻桃》詩之二:“嶺外麥英雪是膚,送春新脫紫霞襦?!?清 龔自珍 《西郊落花歌》:“先生探春人不覺,先生送春人又嗤?!?/p>
(2).舊時(shí)立春日的一種風(fēng)俗。 胡樸安 《中華全國風(fēng)俗志·山東·惠民縣之歲時(shí)》:“立春日,官吏各執(zhí)彩仗……制小春牛遍送搢紳家,謂之送春?!?/p>
流恨
猶遺恨。 漢 蔡琰 《胡笳十八拍·第七拍》:“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,七拍流恨兮惡居于此?” 唐 李白 《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》詩:“流恨寄 伊水 ,盈盈焉可窮。” 唐 杜甫 《行次昭陵》詩:“寂寥開國日,流恨滿山隅?!?/p>
千古
千古 (qiāngǔ) 指久遠(yuǎn)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(fēng)流人物?!巍?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千古江山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詞 縱有千古?!濉?梁?jiǎn)⒊讹嫳液霞の募?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(yuǎn)地 forever 千古奇冤,江南一葉——zhou{1-1}恩{1~1}來 千古奇聞 婉辭,哀悼死者,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。多用于挽聯(lián)、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李群玉名句,漢陽春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豆蔻連梢煎熟水,莫分茶
- 所恨山未深,城笳聽三弄作者:陸游作品:舟中詠落景余清暉輕橈弄溪渚之句蓋孟浩然耶
- 恨我非柳子,擊節(jié)為爾謠
- 流蕩飄飖此何極,唯應(yīng)行客共知心。作者:皇甫冉作品:臨平道贈(zèng)同舟人
- 亂石爭(zhēng)奇怪,幽禽自嘯歌作者:黃人杰作品:峽中山高巳牌方見日色
- 月色今宵最明,庭閑夜久天清。作者:嚴(yán)維作品:答劉長卿蛇浦橋月下重送
- 運(yùn)石疑填海,爭(zhēng)籌憶坐帷。
- 不用俗音流樂府,自期仙御下蓬壺作者:韓維作品:和子華同程中散燕湖上
- 北首褎斜又幾程,驕云未放十分晴。作者:陸游作品:自閬復(fù)還漢中次益昌
- 高侯吾所畏,學(xué)問覷壺奧作者:喻良能作品:送高炳如粹天臺(tái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