誠明所鍾皆賢杰,從容中道無欹傾
出自宋代蔡襄《四賢一不肖詩右高若訥》:
人稟天地中和生,氣之正者為誠明。
誠明所鍾皆賢杰,從容中道無欹傾。
嘉謀讜論范京兆,激奸糾繆揚(yáng)王庭。
積羽沈舟毀銷骨,正人夫從奸者朋。
主知膠固未遐棄,兩轓五馬猶專城。
歐陽祕閣官職卑,欲雪忠良無路岐。
累幅長書快幽憤,一責(zé)司諫心無疑。
人謂高君如撻市,出見縉紳無面皮。
高君攜書奏天子,游言容色仍怡怡。
反謂范文謀疏闊,投彼南方誠為宜。
永叔忤意竄西蜀,不免一中讒人機(jī)。
汲黯嘗糾公孫詐,弘於上前多謝之。
上待公孫禮益厚,當(dāng)時史官猶刺譏。
司諫不能自引咎,復(fù)將憶過揚(yáng)當(dāng)時。
四公稱賢爾不肖,讒言易入天難欺。
朝家若有觀風(fēng)使,此語請與風(fēng)人詩。
注釋參考
誠明
至誠之心和完美的德性。語出《禮記·中庸》:“自誠明謂之性,自明誠謂之教,誠則明矣,明則誠矣?!?鄭玄 注:“由至誠而有明德,是圣人之性者也。” 唐 李翱 《復(fù)性書上》:“不知者謂夫子之徒不足以窮性命之道,信之者皆是也。有問於我,我以吾之所知而傳焉,遂書於書,以開誠明之源。” 宋 邵雍 《誠明吟》:“ 孔子 生知非假習(xí), 孟軻 先覺亦須脩;誠明本屬吾家事,自是今人好外求?!?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慶壽》:“一生未悟誠明了,百行須知孝悌先?!?/p>
賢杰
亦作“ 賢桀 ”。才德或才智杰出的人。 唐 黃滔 《大唐福州報(bào)恩定光多寶塔碑記》:“巍巍賢杰,二美鐘兮;建茲寶墖,惟追崇兮?!?宋 范仲淹 《選任賢能論》:“王者得賢杰而天下治,失賢杰而天下亂。” 明 張溥 《<農(nóng)政全書>序》:“公一子五孫,皆當(dāng)代賢杰?!?清 龔自珍 《平均》:“肆有魁,賈有梟,商有賢桀,其心皆欲併十家、五家之財(cái)而有之,其智力雖不逮,其號既然矣?!?章炳麟 《訄書·平等難》:“然則以投鉤定賞罰,以三載考績易總統(tǒng),是特當(dāng)軸處中者之所以避怨讟,顧賢桀安取乎!”
從容
從容 (cóngróng) 悠閑舒緩 calm 聽小子從容的表白出來?!冻蹩膛陌阁@奇》 從容應(yīng)付 充裕;寬裕 plentiful 時間從容 休息 rest 神僧且從容一日?!段饔斡洝?h3>中道中道 (zhōngdào) 半路;中途 halfway 中道而返 中道還兄門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而中道崩殂?!T葛亮《出師表》 若中道而歸?!逗鬂h書·列女傳》 中庸之道 mean 指一種特定的德操和哲理,據(jù)認(rèn)為,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趨向自滿和自苦的兩個極端而從速徹悟 Madhyma-pratipada欹傾
(1).歪斜;歪倒。 漢 王延壽 《魯靈光殿賦》:“連拳偃蹇,侖菌踡嵼,傍欹傾兮?!?唐 元稹 《連昌宮詞》:“舞榭欹傾基尚在,文窗窈窕紗猶緑?!?宋 王禹偁 《省試三杰佐漢孰優(yōu)論》:“鼎去一足,則有欹傾之虞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浣溪沙》詞:“細(xì)撥薰?fàn)t香繚繞,嫩涂吟紙墨欹傾。”
(2).形容道路崎嶇。 唐 杜甫 《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》詩:“登頓生曾陰,欹傾出高岸?!?宋 范成大 《四十八盤》詩:“詰曲不前如宦拙,欹傾當(dāng)面似交難。若將世路比山路,世路更多千萬盤?!?/p>
蔡襄名句,四賢一不肖詩右高若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