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笑賦歸如許久,始來此地作閑人
出自宋代樓鑰《同王原慶知道游天童》:
舊游曾記夢中身,一日重來白發(fā)新。
行盡杉松三十里,看來樓閣幾由旬。
狎鷗亭外波瀾闊,宿鷺池邊草木春。
自笑賦歸如許久,始來此地作閑人。
注釋參考
賦歸
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在 陳 曰:‘歸與,歸與!’”后因以“賦歸”表示告歸,辭官歸里。 宋 朱熹 《宿密庵分韻賦詩得衣字》:“明朝驛騎黃塵里,莫待迷涂始賦歸?!?明 宋濂 《送許時用還越中序》:“ 濂 竊自念時用英俊士,此行何所不至,鸞臺鳳閣將以次而升,何日能賦歸?”亦作“ 賦歸歟 ”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五:“而翁南下賦歸歟,值我新婚北上初?!?/p>
如許
如許 (rúxǔ) 多么,這么 so 花兒美如許 如此多,那樣多 so many/much 這狗官竟貪污了如許資財 行路如許難,誰能不華發(fā)?!巍?范成大《盤龍驛》此地
這里,這個地方。 唐 駱賓王 《于易水送人》詩:“此地別 燕丹 ,壯士髮衝冠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三回:“我初到此地,并不曾認得一個人?!?洪深 《抗戰(zhàn)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》:“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?!?/p>
閑人
閑人 (xiánrén) 閑著沒有事的人 an unoccupied person 村里一個閑人也沒有 與事無關的人 persons not concerned 閑人免進樓鑰名句,同王原慶知道游天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