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歸漢陽路,拜手蓬萊宮
出自唐代錢起《送襄陽盧判官奏開河事》:
千里趨魏闕,一言簡(jiǎn)圣聰。
河流引關(guān)外,國用贍秦中。
有詔許其策,隨山興此功。
連云積石阻,計(jì)日安波通。
飛棹轉(zhuǎn)年谷,利人勝歲豐。
言歸漢陽路,拜手蓬萊宮。
紫殿賜衣出,青門酣酌同。
晚陽過微雨,秋水見新鴻。
坐惜去車遠(yuǎn),愁看離館空。
因思郢川守,南楚滿清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言歸
(1).回歸。言,助詞?!对姟ぶ苣稀じ瘃罚骸把愿鎺熓?,言告言歸?!币徽f為我歸。 毛 傳:“言,我也?!?唐 道宣 《續(xù)高僧傳·譯經(jīng)四·玄奘》:“ 奘 少離桑梓,白首言歸,訪問親故,零落殆盡?!?清 萬壽祺 《答武進(jìn)劉十》詩:“亂瘼何畤已?言歸耕墓田?!?清 方文 《舟次三山》詩:“泊泊歲將暮,言歸尚未能?!?/p>
(2).《詩·周南·葛覃》有“言告言歸”之句,因以“言歸”指《詩·葛覃》篇。 宋 蘇軾 《集英殿秋宴教坊詞·放隊(duì)》:“羽觴湛湛,方陳《既醉》之詩,鼉鼓淵淵,復(fù)奏‘言歸’之曲?!?/p>
陽路
(1).太陽運(yùn)行的路線?!端螘v志下》:“按日行黃道,陽路也,月者yin{1-1}精,不由陽路,故或出其外,或入其內(nèi),出入去黃道不得過六度。八十三日有奇而出,出亦十三日有奇而入,凡二十七日而一入一出矣?!?/p>
(2).向南的大道?!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列寺七里,俠棟陽路。屯營櫛比,解署棊布?!?呂向 注:“向南之道?!薄端螘ざY志一》:“今圣圖重造,舊章畢新,南驛開涂,陽路修遠(yuǎn)。”
拜手
拜手 (bàishǒu) 古代的一種跪拜禮。行禮時(shí),跪下,兩手拱合到地,頭靠在手上 kowtow;worship on bended knees 我景仰你,我要向你拜手。——郭沫若《雷電頌》蓬萊宮
(1). 唐 宮名。在 陜西省 長(zhǎng)安縣 東。原名 大明宮 , 高宗 時(shí)改為 蓬萊宮 。 唐 杜甫 《莫相疑行》:“憶獻(xiàn)三賦 蓬萊宮 ,自怪一日聲烜赫?!?/p>
(2).指仙人所居之宮。 唐 白居易 《長(zhǎng)恨歌》:“ 昭陽殿 里恩愛絶, 蓬萊宮 中日月長(zhǎng)。” 明 李夢(mèng)陽 《上元訪杜煉師》詩:“馬前兩兩侍玉女,別館多在 蓬萊宮 。”
錢起名句,送襄陽盧判官奏開河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