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時(shí)作計(jì)何大癡,爭似此君藏用密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肩吾摘傍梅讀易之句以名吾亭且為詩惟發(fā)之用》:
三時(shí)花收功還朔花易,百川花斂盈歸海{外廣內(nèi)逆去辶}。
誰將蒼龍掛秋漢,宇宙中間卷無跡。
人情易感變中化,達(dá)者常觀消處息。
向來未識(shí)梅花時(shí),繞溪問訊巡檐索。
絕憐玉雪倚橫參,又愛青黃弄煙日。
中年易里逢梅生,便向根心見華實(shí)。
候蟲奮地花李妍,野火燒原葭菼茁。
方從陽壯爭門出,直待陰窮排闥入。
隨時(shí)作計(jì)何大癡,爭似此君藏用密。
人官天地命萬物,二實(shí)五殊根則一。
囿形辟盍渾不知,知把真誠作空寂。
亭前擬繪九老圖,付與人間子云識(shí)。
注釋參考
隨時(shí)
隨時(shí) (suíshí) 不論何時(shí) at all times;any time 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(shí)去問他 指順應(yīng)時(shí)勢 keep the manner and tendency 隨時(shí)以行作計(jì)
作計(jì) (zuòjì) 打算 plan;intend;contemplate 作計(jì)何不量?!队衽_(tái)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作計(jì)乃爾立。爭似
怎似。 唐 劉禹錫 《楊柳枝》詞:“城中桃李須臾盡,爭似垂楊無限時(shí)?!?宋 柳永 《慢卷紬》詞:“又爭似從前,淡淡相看,免恁牽繫?!?元 關(guān)漢卿 《金線池》楔子:“雖然故友情能密,爭似新歡興更濃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密誓》:“問雙星,朝朝暮暮,爭似我和卿!”
此君
《晉書·王徽之傳》:“﹝ 徽之 ﹞嘗寄居空宅中,便令種竹?;騿柶涔?, 徽之 但嘯詠指竹曰:‘何可一日無此君邪!’”后因作竹的代稱。 唐 岑參 《范公叢竹歌》:“此君託根幸得地,種來幾時(shí)聞已大?!?唐 白居易 《東樓竹》詩:“樓上夜不歸,此君留我宿?!?宋 蘇軾 《於潛僧綠筠軒》詩:“若對此君仍大嚼,世間那有 揚(yáng)州 鶴?” 宋 姜夔 《念奴嬌·謝人惠竹榻》詞:“梅風(fēng)吹溽,此君直恁清苦。”
藏用
(1).潛藏著的功用。語本《易·繫辭上》:“顯諸仁,藏諸用,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藏諸用者,潛藏功用,不使物知?!敝^隱藏難知者而更顯表其功用。《南齊書·樂志》:“道閟期運(yùn),義開藏用?!?/p>
(2).指暗藏其用意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徵圣》:“或明理以立體,或隱義以藏用。” 詹鍈 義證:“有時(shí)隱晦含蓄把作品的用意暗藏起來,使讀者有想象的餘地。”
魏了翁名句,肩吾摘傍梅讀易之句以名吾亭且為詩惟發(fā)之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