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來此物貴臘前,況復霏霙當暢月
出自宋代高斯得《時雪應禱周子車和東坡所次柳子玉韻見始用韻》:
大冬衍陽人久渴,井泥無泉百川竭。
老天有意濡沫之,一夜幻成三尺雪。
勿嘲見卵索時夜,在眼來牟疑仿佛。
蹇予誰敢貪天功,片片無非后皇德。
由來此物貴臘前,況復霏霙當暢月。
坡公守潁足風流,坐看斜飛詠愁絕。
明朝亦欲踵前規(guī),試與諸君相暖熟。
注釋參考
由來
由來 (yóulái) origin 事情發(fā)生的原因 歷來;自始以來;從發(fā)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況復
亦作“況復”。1.更加;加上。 隋煬帝 《白馬篇》:“本持身許國,況復武功彰。” 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詩:“干戈況復塵隨眼,鬢髮還應雪滿頭?!?明 梁辰魚 《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》曲:“眼波橫,況復香肩偷憑?!?/p>
(2).何況,況且?!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才未半古,尸素若茲?!?唐 馬總 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羅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況復人乎?” 唐 劉駕 《寄遠》詩:“得書喜猶甚,況復見君時。”
(3).仿佛,好像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視,況復不相識?!?/p>
霏霙
飛雪。 清 黃景仁 《元夜大雪飲石香齋》詩:“太乙醉眠藜火熄,卻化霏霙照書客。”
暢月
指農(nóng)歷十一月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仲冬之月﹞地氣沮泄,是謂發(fā)天地之房,諸蟄必死,民必疫疾,又隨以喪,命之曰暢月?!?鄭玄 注:“暢,猶充也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言名此月為充實之月,當使萬物充實,不發(fā)動故也?!?陳澔 集說:“舊説:暢,充也。言所以不可發(fā)泄者,以此月萬物皆充實於內(nèi)故也。”
高斯得名句,時雪應禱周子車和東坡所次柳子玉韻見始用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