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彌遜《題興教寺》:
云開岫幌隱禪扉,高屋憑虛面翠微。
午枕有香清蝶夢,晚林無路送鴻飛。
一丘一壑真吾事,三沐三薰悟昨非。
山意有情留倦客,樹頭誰道不如歸。
注釋參考
一丘一壑
(1).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漁釣於一壑,則萬物不奸其志;棲遲於一丘,則天下不易其樂。”后因以“一丘一壑”指退隱在野,放情山水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品藻》:“ 明帝 問 謝鯤 :‘君自謂何如 庾亮 ?’答曰:‘端委廟堂,使百官準(zhǔn)則,臣不如 亮 ;一丘一壑,自謂過之。’”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一丘一壑,同 阮籍 於西山;一嘯一歌,列 嵇 康 於北面?!?宋 陸游 《木山》詩:“一丘一壑吾所許,不須更慕明堂材?!?/p>
(2).猶一山一水。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一五四:“一丘一壑我前導(dǎo),重話 京華 送我情。”
成語解釋丘:土山;壑:山溝。原指隱者所居之地。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。一丘一壑出處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漁釣于一壑,則萬物不奸其志;棲遲于一丘,則天下不易其樂?!蹦铣巍⒘x慶《世說新語·品藻》:“端委廟堂,使百官準(zhǔn)則,臣不如亮;一丘一壑,自謂過之?!笔褂美湫忠砸磺鹨慧诌^之,且筑壙于側(cè),與山締生死盟。真吾
實的的我。謂脫去外相的本質(zhì)的我。 宋 蘇軾 《六觀堂老人草書》詩:“清露未晞電已徂,此滅滅盡乃真吾?!?宋 翁森 《四時讀書樂》詩:“木落水盡千崖枯,炯然吾亦見真吾?!?/p>
三沐三薰
亦作“ 三沐三熏 ”。再三沐浴熏香。表示鄭重或虔敬。 宋 李清照 《投翰林學(xué)士綦崈禮啟》:“重歸畎畝,更須三沐三薰。” 宋 程俱 《偶作》詩之二:“一重一掩藏山塢,三沐三熏屏世塵?!?金 元好問 《懷叔能》詩:“三沐三薰知有待,一鳴一息定誰先?”
昨非
昔日之非。 晉 陶潛 《歸去來辭》:“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” 宋 陸游 《書感》詩:“會憑香火消前業(yè),已筑茆茨訟昨非。”自注:“余村居筑小軒,以‘昨非’名之。”
李彌遜名句,題興教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