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四序》:
四序迭遷變,春光獨(dú)豐茂。
生意遍群物,動(dòng)植不違候。
噰噰塞鴻歸,喔喔野雉雊。
軟草鋪?zhàn)饕?,芳葩粲成繡。
唯有靜者徒,抱道終莫售。
直躬在林藪,朝夕飯藜糗。
與時(shí)既乖舛,輿臺(tái)或加詬。
俛仰天地間,此理終莫究。
注釋參考
靜者
深得清靜之道、超然恬靜的人。多指隱士、僧侶和道徒。《呂氏春秋·審分》:“得道者必靜,靜者無(wú)知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過(guò)始寧墅》詩(shī):“拙疾相倚薄,還得靜者便。” 黃節(jié) 注引《論語(yǔ)》:“智者動(dòng),仁者靜。” 唐 杜甫 《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》詩(shī):“ 蔡侯 靜者意有餘,清夜置酒臨前除?!?仇兆鰲 注:“ 夢(mèng)弼 謂: 蔡侯 為人恬靜而意氣有餘?!?清 趙翼 《題鄒蓮浦小照》詩(shī):“超然靜者心,小憇寄幽矚?!?/p>
抱道
持守正道。《三國(guó)志·魏志·管寧傳》:“ 寧 抱道懷真,潛翳海隅,比下徵書(shū),違命不至?!?宋 王得臣 《麈史·國(guó)政》:“ 得臣 切以為忠賢之臣,抱道履節(jié),孰不欲遭時(shí)奮取功業(yè),措天下於 泰山 之安而身享令名哉?”
釋文珦名句,四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