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腰把板今無有,勿似陶潛遂棄官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和邵興宗秋夜學舍宿直》:
直舍逍遙度清夜,暫投逢掖解儒冠。
高樓影背星河轉,疏生氣兼風露寒。
籬下黃花新蕊亂,門邊碧柳舊株殘。
折腰把板今無有,勿似陶潛遂棄官。
注釋參考
折腰
折腰 (zhéyāo) 彎腰行禮,現(xiàn)引申作“傾倒”意 bow 江山如此多嬌,引無數(shù)英雄競折腰?!猰ao{1~1}澤{1*1}東《沁園春·雪》 屈身事人 debase oneself 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(xiāng)里小人?!骸?蕭統(tǒng)《文選·陶淵明傳》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無有
無有 (wúyǒu) 沒有 not have “有在者乎?”曰:“無有?!薄稇?zhàn)國策·趙策》 無有礙矣?!啤?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無有不過而拜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絕無有?!濉?方苞《獄中雜記》 果無有。棄官
謂自動解職去官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科場一·典史再舉鄉(xiāng)試》:“﹝ 曹文忠 ﹞為 山西 代州 教職,負才不屑卑冗,欲棄官再就試,為吏部駁奏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二:“﹝ 朱晦翁 ﹞慨然嘆息道:‘看此世界,直道終不可行!’遂棄官不做,隱居本處 武夷山 中?!?/p>
司馬光名句,和邵興宗秋夜學舍宿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