栗里收身貧亦樂,平陵埋骨死無憂
出自宋代陸游《醉中自贈(zèng)》:
富貴猶宜早退休,一生齟齬更何求?賦形未至欠壬甲,語命寧須憎斗牛。
栗里收身貧亦樂,平陵埋骨死無憂。
狂歌醉舞真當(dāng)勉,剩折梅花插滿頭。
注釋參考
栗里
地名。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。 晉 陶潛 曾居于此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陶靖節(jié)傳》:“ 淵明 嘗往 廬山 , 弘 命 淵明 故人 龐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里 之間?!?唐 白居易 《訪陶公舊宅》詩:“ 柴桑 古村落, 栗里 舊山川?!?李光 《題亞子分湖舊隱圖》詩之二:“浮家泛宅 梨川 夢,尋壑經(jīng)邱 栗里 情。”
收身
(1).指隱退。 唐 韓愈 《和仆射相公朝回見寄》:“放意機(jī)衡外,收身矢石間。” 宋 陸游 《閑詠》之五:“危途九折浩無津,晚幸收身作散人?!?清 顧炎武 《將遠(yuǎn)行作》詩:“收身蓬艾中,所之若窮途?!?/p>
(2).縮著身體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﹝ 張君瑞 ﹞曲匝了半餉,收身強(qiáng)起?!?/p>
平陵
平陵 (Pínglíng) 舊縣名,漢昭帝死后葬平陵,因置平陵縣,三月魏改之為始平,在今陜西興平縣東北 Pingling 平陵東,松柏桐,不知何人劫義公?!稑犯娂て搅陽|》埋骨
埋葬尸骨?!逗鬂h書·度尚傳》:“ 磐 埋骨牢檻,終不虛出,望塵受枉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題故元少尹集后》詩:“ 龍門 原上土,埋骨不埋名?!?宋 陸游 《出西門》詩:“青山是處可埋骨,白髮向人羞折腰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買臣妻墓》詩:“青草池邊一故丘,千年埋骨不埋羞?!?/p>
無憂
(1).沒有憂患;不用擔(dān)心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?范獻(xiàn)子 謂 魏獻(xiàn)子 曰:‘……從王命以紓諸侯, 晉國 無憂?!薄妒酚洝垉x列傳》:“為大王計(jì),莫如事 秦 。事 秦 則 楚 韓 必不敢動(dòng);無 楚 韓 之患,則大王高枕而臥,國必?zé)o憂矣?!?唐 羅鄴 《上東川顧尚書》詩:“龍節(jié)坐持兵十萬,可憐 三蜀 盡無憂?!?宋 朱熹 《次瑞泉詩韻》:“終待寒泉食,無憂水鏡昏?!?/p>
(2).佛教語。參見“ 無憂王 ”、“ 無憂樹 ”。
陸游名句,醉中自贈(zè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長相思——— 佚名〔唐代〕
- 桃源憶故人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和致軒趙使君午日讀騷——— 釋道璨〔宋代〕
- 二十八日同臨湘尉曹呂益卿登岳陽樓——— 趙蕃〔宋代〕
- 山居雜詩九十首——— 曹勛〔宋代〕
- 題昭州山寺常寂上人水閣——— 曹松〔唐代〕
- 酬唐起居前后見寄二首——— 顧況〔唐代〕
- 再次韻呈林子長郎中二首——— 陳造〔宋代〕
- 趙彥挽詞——— 林季仲〔宋代〕
- 和鄧子及冬至謝送筆墨韻——— 項(xiàng)安世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