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知尋野寺,不擬問官途
出自宋代趙蕃《投宿龍溪寺夜行迷道者久之》:
已辨龍溪宿,寧知鳥路迂。
林光收瑣碎,山月失須臾。
見約雖田父,歸尤自老夫。
但知尋野寺,不擬問官途。
注釋參考
野寺
野外廟宇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酬令狐司錄善福精舍見贈(zèng)》詩:“野寺望山雪,空齋對(duì)竹牀。” 宋 蘇軾 《游杭州山》詩:“山平村塢迷,野寺鐘相答。” 清 張錫祚 《謁韋刺史祠》詩:“道心棲野寺,詩思冷秋塘?!?/p>
不擬
不料。 元 無名氏 《小孫屠》戲文第八出:“老身大的孩兒 必達(dá) ,不曾婚娶。半月前有媒婆來,曾説親,不擬三言兩句,便説成就?!?明 劉基 《春日雜興》詩之七:“病來只盼春風(fēng)到,不擬春風(fēng)曉更寒。”
問官
審問犯人,處理訟案的官吏?!毒┍就ㄋ仔≌f·錯(cuò)斬崔寧》:“問官不肯推詳,含糊了事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廷讞》:“這都是 章惇 這廝囑託了問官,我也有口難辯。” 聶紺弩 《廢話》:“我怎么不說呢?可是問官也受了他的買活,用許多刑罰逼我?!?/p>
趙蕃名句,投宿龍溪寺夜行迷道者久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瑞尚印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