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孫應時《玉虛洞》:
駕言玉虛游,奇絕慰心賞。
馀雪明層陰,初旭上清朗。
寒溪玻璃色,遠壑風雨響。
刺船度石瀨,散策步林莽。
洞門劃褰開,瑤室下深廣。
分明堂九筵,帢匝旗五丈。
壁紋妙雕刻,石骨工劃磢。
云霞夾日月,麾幢導龍象。
異哉非人境,儼然故仙仗。
犬鹿訪前聞,笙鶴寄真想,天寶本衰運,靈扃為誰敞。
崢嶸昔祠殿,蕭瑟今廢壤。
謝公詩絢麗,黃郎筆豪爽。
斷碑亦可憐,英標復何往。
把酒酹孤亭,回頭嘆塵鞅。
幽討方自茲,當費屐幾兩。
注釋參考
明堂
明堂,明唐 (míngtáng,míngtáng) 〈方〉∶打曬糧食的場地;院子 courtyart;ground for drying grains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、舉行大典的地方 palace (in ancient times, a place for an emperor to declare punishment and prize or instructions) 歸來見天子,天子坐明堂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木蘭詩》九筵
《周禮·考工記·匠人》:“ 周 人明堂,度九尺之筵、東西九筵、南北七筵?!斌?,竹席,長九尺。九筵,即八十一尺。后因以“九筵”借指明堂。 宋 歐陽修 《謝免明堂陪位表》:“乃因萬物之成秋,爰即九筵而展禮?!?宋 葉適 《陳秀伯墓志銘》:“夫親遇明主,干説悟意,九筵之室,可陛而登,屢省之歌,可颺而賡也?!?/p>
五丈
見“ 五丈原 ”。
孫應時名句,玉虛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