眷蓬萊、宿緣一紀(jì),竟須公出
出自宋代牟巘《賀新郎(壽洪云巖)》:
云擁油幢碧。
眷蓬萊、宿緣一紀(jì),竟須公出。
上界清高仙地位。
耿耿為民還切。
此自是、平生愿力。
雨后新飆涼如濯,喜湖山、千里皆生色。
便乘此,問(wèn)閶闔。
殷勤好與摩銅狄。
炯精神、依然未老,鶴標(biāo)龜息。
造物生賢非無(wú)意,偏近中元時(shí)節(jié)。
試記取、平園萊國(guó)。
況有盤洲當(dāng)家樣,酉年秋、拾級(jí)升樞極。
繼盛事,看今日。
注釋參考
蓬萊
蓬萊 (Pénglái) 又稱“蓬壺”。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(另兩座為“方丈”、“瀛洲”) a fabled abode of immortals 蓬山此去無(wú)多路,青鳥(niǎo)殷勤為探看。——李商隱《無(wú)題》宿緣
宿緣 (sùyuán) 佛教指前定的因緣(迷信) predestined cause 漢朝共許 賈生賢,遷謫還應(yīng)是宿緣?!?唐· 姚合《寄主客劉郎中》一紀(jì)
(1).歲星(木星)繞地球一周約需十二年,故古稱十二年為一紀(jì)?!秶?guó)語(yǔ)·晉語(yǔ)四》:“ 文公 在 狄 十二年, 狐偃 曰:‘蓄力一紀(jì),可以遠(yuǎn)矣。’” 韋昭 注:“十二年,歲星一周為一紀(jì)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神思》:“ 張衡 研《京》以十年, 左思 練《都》以一紀(jì)?!?唐 柳宗元 《見(jiàn)促行騎走筆酬贈(zèng)》詩(shī):“投荒垂一紀(jì),新詔下荊扉。” 清 顧炎武 《過(guò)李子德》詩(shī):“憶昔論交日,星霜一紀(jì)更。”但古又有以四歲一小周(《素問(wèn)·六微旨大論》)、三十年(《素問(wèn)·天元紀(jì)大論》)、七十六年(《易乾鑿度》)、一千五百二十歲(《詩(shī)·大雅·文王序》疏引《三統(tǒng)歷》)為一紀(jì)者。
(2).有條理的一部分?!鹅`樞經(jīng)·guan{1~1}能》:“ 黃帝 問(wèn)於 歧伯 曰:‘余聞九鍼於夫子眾多矣,不可勝數(shù),余推而論之,以為一紀(jì)。’”
公出
因公事而外出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狐妾》:“城陷,官僚皆罹於難,惟 劉 以公出得免?!?清 黃六鴻 《福惠全書·蒞任·賓館告示》:“如本縣公出,當(dāng)婉覆登簿。”
牟巘名句,賀新郎(壽洪云巖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絕地太空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