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庭何其大,浪挾雷車馳
出自宋代陳與義《泊宋田遇厲風(fēng)作》:
逐隊(duì)避狂寇,湖中可盤(pán)嬉。
泊舟宋田港,俯仰看云移。
造物猶不借,顛風(fēng)忽橫吹。
洞庭何其大,浪挾雷車馳。
可憐岸上竹,翻倒不自持。
老夫元耐事,淹速無(wú)無(wú)期。
會(huì)有天風(fēng)定,見(jiàn)汝亭亭時(shí)。
五月念貂裘,竟生薄暮悲。
蕭蕭不自暢,耿耿獨(dú)題詩(shī)。
注釋參考
洞庭
(1).廣闊的庭院?!肚f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帝張《咸池》之樂(lè)於洞庭之野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洞庭之野,天池之間,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爾乃御文軒,臨洞庭。” 宋 蘇軾 《坤成節(jié)集英殿教坊詞·教坊致語(yǔ)》:“洞庭九奏,始識(shí)《咸池》之音;靈岳三呼,共獻(xiàn)后天之祝?!?/p>
(2).湖名。即 洞庭湖 ?!俄n非子·初見(jiàn)秦》:“ 秦 與 荊 人戰(zhàn),大破 荊 ,襲 郢 ,取 洞庭 、 五渚 、 江 南?!?唐 韓愈 《岳陽(yáng)樓別竇司直》詩(shī):“ 洞庭 九州間,厥大誰(shuí)與讓?”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莪州公詩(shī)》:“ 洞庭 春水添新漲,好看雙飛返故林。”參見(jiàn)“ 洞庭湖 ”。
(3).湖名。 太湖 的別名。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指 包山 而為期,集 洞庭 而淹留?!?劉逵 注引 王逸 曰:“ 太湖 在 秣陵 東,湖中有 包山 ,山中有如石室,俗謂 洞庭 ?!眳⒁?jiàn)“ 太湖 ”。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太湖 中。有東西二山,東山古名 莫厘山 、 胥母山 、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。西山即古 包山 。
何其
何其 (héqí) 多么(多帶有不以為然的口氣) how;what 何其壯也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(shū)》 何其衰也?!巍?歐陽(yáng)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》 何其糊涂車馳
駕車奔馳?!吨芏Y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乃鼓,車馳徒走,及表乃止?!薄痘茨献印け杂?xùn)》:“獵車逐禽,車馳人趍,各盡其力。” 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許穆夫人》:“今舍近而就遠(yuǎn),離大而附小,一旦有車馳之難,孰可與慮社稷。”
陳與義名句,泊宋田遇厲風(fēng)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