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學(xué)箕《賀新郎并序》:
近聞北虜衰亂,諸公未有勸上修飭內(nèi)治以待外攘者。
書生感憤不能已,用辛稼軒金縷詞韻述懷。
此詞蓋鷺鷥林寄陳同甫者,韻險(xiǎn)甚。
稼軒自和凡三篇,語意俱到。
捧心效顰,輒不自揆,同志毋以其迂而廢其言。
往事何堪說。
念人生、消磨寒暑,漫營(yíng)裘葛。
少日功名頻看鏡,綠鬢鬅鬙未雪。
漸老矣、愁生華發(fā)。
國恥家仇何年報(bào),痛傷神、遙望關(guān)河月。
悲憤積,付湘瑟。
。
人生未可隨時(shí)別。
守忠誠、不替天意,自能符合。
誤國諸人今何在,回首怨深次骨。
嘆南北、久成離絕。
中夜聞雞狂起舞,袖青蛇、戛擊光磨鐵。
三太息,眥空裂。
注釋參考
書生
書生 (shūshēng) 讀書人 intellectual;pedent;scholar 白面書生 指抄寫的人 copier感憤
感憤 (gǎnfèn) 感到憤慨 be moved and indignant 令人感憤痛切不能
不能 (bùnéng) 不可能;不能夠 impotent;unable;incompetent;inefficient;powerless 又北向,不能得日?!鳌w有光《項(xiàng)脊軒志》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(shí)現(xiàn) 〈方〉∶不允許,不可以 cannot afford;do not equal to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論 〈方〉∶不至于 may not;must not辛稼軒
即“辛棄疾”。 【辛稼軒】即“辛棄疾”。金縷
(1).指金縷衣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營(yíng)壽陵詔》:“喪亂以來, 漢 氏諸陵無不發(fā)掘,至乃燒取玉匣金縷?!?前蜀 韋莊 《清平樂》詞:“云解有情花解語,窣地繡羅金縷?!?/p>
(2).指金絲。 唐 白居易 《秦中吟·議婚》:“紅樓富家女,金縷繡羅襦?!?清 陳維崧 《采桑子·為汪蛟門題畫冊(cè)》詞之四:“玉樹宮墻,金縷鞋幫,膽怯潛提出洞房?!?/p>
(3).金屬制成的穗狀物。 南朝 梁簡(jiǎn)文帝 《da{1*1}法頌》:“幢號(hào)摩尼,旛懸金縷?!?唐 溫庭筠 《定西番》詞:“雙鬢翠霞金縷,一枝春艷濃。” 華鍾彥 注:“金鏤,釵穗也?!?/p>
(4).曲調(diào)《金縷曲》、《金縷衣》的省稱。 唐 羅隱 《金陵思古》詩:“綺筵《金縷》無消息,一陣征帆過 海門 ?!?宋 張?jiān)?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》詞:“舉大白,聽《金縷》。” 明 唐寅 《題?!吩姡骸版虫眉t粉歌《金縷》,歌與桃花柳絮聽。” 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呼嵩》:“常慮韶光同逝水,《金縷》一日歌千遍?!?/p>
(5).指柳條。 唐 戴叔倫 《長(zhǎng)亭柳》詩:“雨搓金縷細(xì),煙褭翠絲柔?!?唐 溫庭筠 《楊柳枝》詞:“金縷毿毿碧瓦溝,六宮眉黛惹香愁?!?華鍾彥 注:“金縷,柳條也。” 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夏公命將》:“紅杏飄香,柳含煙翠拖金縷?!?/p>
詞韻
(1).指談吐?!端螘り盃c傳》:“上與往復(fù)十餘反, 凝之 詞韻銓序,兼有理證,上甚賞焉?!?/p>
(2).詞致氣韻。 唐 楊炯 《<王勃集>序》:“兄 勔 及 勮 ,磊落詞韻,鏗鍧風(fēng)骨,皆九變之雄律也?!薄端问贰の脑穫髁ぶ馨顝罚骸?邦彥 好音樂,能自度曲,製樂府長(zhǎng)短句,詞韻清蔚,傳於世?!?/p>
(3).填詞所押的韻或填詞所依據(jù)的韻書。
述懷
陳述情懷,表達(dá)志向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序》:“乃命史臣,累德述懷。”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白香山詩》:“閒適,感傷,則隨時(shí)寫景,述懷、贈(zèng)答之作,故次之?!?朱自清 《<燕知草>序》:“其實(shí)不但‘一樣’,他那洞達(dá)名理、委曲述懷的地方,有時(shí)竟是出藍(lán)勝藍(lán)呢?!?/p>
劉學(xué)箕名句,賀新郎并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