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駱賓王《晚渡黃河》
千里尋歸路,一葦亂平源。通波連馬頰,迸水急龍門。
照日榮光凈,驚風(fēng)瑞浪翻。棹唱臨風(fēng)斷,樵謳入聽喧。
岸迥秋霞落,潭深夕霧繁。誰堪逝川上,日暮不歸魂。
注釋參考
誰堪
怎能忍受。 唐 王昌齡 《萬歲樓》詩:“誰堪登望云煙里,向晚茫茫發(fā)旅愁。”
逝川
(1).指一去不返的江河之水。語本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‘逝者如斯夫!不舍晝夜。’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勗學(xué)》:“鑒逝川之勉志,悼過隟之電速。” 唐 駱賓王 《秋日餞陸道士陳文林得風(fēng)字》詩序:“登高切送歸之情,臨水感逝川之嘆?!?清 孫廷銓 《挽船行》:“皆云 江 南來,束人投逝川?!?/p>
(2).比喻流逝的光陰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王撫軍庾西陽集別時為豫章太守庾被徵還東》詩:“離會雖相親,逝川豈往復(fù)?!?唐 吳融 《子規(guī)》詩:“舉國繁華委逝川,羽毛漂蕩一年年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到韶山》詩:“別夢依稀咒逝川,故園三十二年前?!?/p>
日暮
日暮 (rìmù)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at dusk 日暮時分,炊煙裊裊 日暮,所擊殺者無慮百人?!濉?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(zhàn)事類》不歸
(1).不返家?!对姟め亠L(fēng)·東山》:“我徂東山,慆慆不歸?!?清 蒲松齡 《司文郎》:“又聞次年再行鄉(xiāng)試,遂不歸,止而受教?!?/p>
(2).不歸還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盜戶》:“詎惡久假不歸,霸為己有?!?/p>
駱賓王名句,晚渡黃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