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韋應(yīng)物《送王卿》:
別酌春林啼鳥稀,雙旌背日晚風(fēng)吹。
卻憶回來花已盡,東郊立馬望城池。
籠禽羨歸翼,遠(yuǎn)守懷交親。
況復(fù)歲云暮,凜凜冰霜辰。
旭霽開郡閣,寵餞集文人。
洞庭摘朱實(shí),松江獻(xiàn)白鱗。
注釋參考
洞庭
(1).廣闊的庭院。《莊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帝張《咸池》之樂於洞庭之野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洞庭之野,天池之間,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?!?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爾乃御文軒,臨洞庭。” 宋 蘇軾 《坤成節(jié)集英殿教坊詞·教坊致語》:“洞庭九奏,始識(shí)《咸池》之音;靈岳三呼,共獻(xiàn)后天之祝。”
(2).湖名。即 洞庭湖 。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 秦 與 荊 人戰(zhàn),大破 荊 ,襲 郢 ,取 洞庭 、 五渚 、 江 南?!?唐 韓愈 《岳陽樓別竇司直》詩:“ 洞庭 九州間,厥大誰與讓?”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莪州公詩》:“ 洞庭 春水添新漲,好看雙飛返故林。”參見“ 洞庭湖 ”。
(3).湖名。 太湖 的別名。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指 包山 而為期,集 洞庭 而淹留。” 劉逵 注引 王逸 曰:“ 太湖 在 秣陵 東,湖中有 包山 ,山中有如石室,俗謂 洞庭 。”參見“ 太湖 ”。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太湖 中。有東西二山,東山古名 莫厘山 、 胥母山 、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。西山即古 包山 。
朱實(shí)
紅色的果實(shí)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神木靈草,朱實(shí)離離?!?晉 劉琨 《重贈(zèng)盧諶》詩:“朱實(shí)隕勁風(fēng),繁英落素秋?!?唐 李白 《天臺(tái)曉望》詩:“攀條摘朱實(shí),服藥鍊金骨。” 明 陳子龍 《九日昆山道中》詩:“碧草隨風(fēng)變,朱實(shí)凌霜結(jié)?!?/p>
松江
吳淞江 的古稱。 唐 陸廣微 《吳地記》:“ 松江 ,一名 松陵 ,又名 笠澤 ?!?清 錢大昕 《十駕齋養(yǎng)新錄·松江》:“ 唐 人詩文稱 松江 者,即今 吳江縣 地,非今 松江府 也。 松江 首受 太湖 ,經(jīng) 吳江 、 崑山 、 嘉定 、 青浦 ,至 上??h 合 黃浦 入海,亦名 吳松江 ?!?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江南一·三江》:“三江皆 太湖 之委流也。一曰 松江 ,一曰 婁江 ,一曰 東江 。”
白鱗
(1).泛指魚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送劉評(píng)事》詩:“ 洞庭 摘朱實(shí), 松江 獻(xiàn)白鱗。” 前蜀 韋莊 《雨霽池上作呈侯學(xué)士》詩:“正是如今江上好,白鱗紅稻紫蓴羹?!?/p>
(2).指書信。 唐 李商隱 《和鄭愚贈(zèng)汝陽王孫家箏妓二十韻》:“荒郊白鱗斷,別浦晴霞委。” 馮浩 箋注引 朱鶴齡 曰:“謂魚書難寄?!?/p>
韋應(yīng)物名句,送王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