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端禮《沁園春》:
絡(luò)緯催涼,斷虹收雨,庭梧報(bào)秋。
繞郡城、千頃煙波綠,正魚肥酒美,名冠東州。
芰荷風(fēng)細(xì),蒹葭煙淡,宛在瀟湘南岸頭。
凝望處,似桃源洞口,初泛蘭舟。
賢侯。
醞藉風(fēng)流。
向庭訟閑時(shí)多宴游。
有信陵家世,梁園客右,才華高掩,沈謝何劉。
政聲朝奏,除書夕至,即看歸趨丹鳳樓。
須眷戀,況新堂瑩澈,好共遲留。
注釋參考
芰荷
指菱葉與荷葉?!冻o·離騷》:“製芰荷以為衣兮,集芙蓉以為裳?!?唐 羅隱 《宿荊州江陵驛》詩:“風(fēng)動芰荷香四散,月明樓閣影相侵。” 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索香看墻》:“芰荷池雨聲輕濺,似瓊珠滴碎還圓?!?/p>
蒹葭
(1).蒹和葭都是價(jià)值低賤的水草,因喻微賤。亦常用作謙詞?!俄n詩外傳》卷二:“吾出蒹葭之中,入夫子之門?!?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怨怒》:“攀由鴻鵠,倚是蒹葭?!?清 李漁 《意中緣·悟詐》:“我雖是蒹葭,現(xiàn)開著玉樹花,難道他烏紗就沒個(gè)窮葛瓜?!眳⒁姟?蒹葭玉樹 ”。
(2).《詩·秦風(fēng)·蒹葭》:“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。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本指在水邊懷念故人,后以“蒹葭”泛指思念異地友人。 胡惠生 《題亞子分湖歸隱圖》詩:“無限蒹葭意,殷勤對此圖?!?/p>
瀟湘
(1).指 湘江 。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?!渡胶=?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帝之二女居之,是常游于 江 淵, 澧 沅 之風(fēng),交 瀟湘 之淵?!薄段倪x·謝朓<新亭渚別范零陵>詩》:“ 洞庭 張樂池, 瀟湘 帝子游?!?李善 注引 王逸 曰:“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,死於 湘水 ?!?唐 李白 《遠(yuǎn)別離》詩:“古有 皇 英 之二女,乃在 洞庭 之南, 瀟湘 之浦。” 王琦 注引《湘中記》:“ 湘川 清照五六丈,下見底石如樗蒲矣,五色鮮明。” 元 耶律楚材 《用薛正之韻》:“ 鳳池 分付夔龍去,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?!?明 徐禎卿 《古意》詩:“帝子葬何處, 瀟湘 云正深?!?/p>
(2). 湘江 與 瀟水 的并稱。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(qū)。 唐 杜甫 《去蜀》詩:“五載客 蜀 鄙,一年居 梓州 ;如何關(guān)塞阻,轉(zhuǎn)作 瀟湘 游?” 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送劉恭父趨朝》詞:“歸輔五云丹陛,回首 楚 樓千里,遺愛滿 瀟 湘 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雁》詩:“長風(fēng)度關(guān)塞,九月下 瀟 湘 ?!?/p>
岸頭
岸邊。 唐 薛能 《蒲中霽后晚望》詩:“河邊霽色無人見,身帶春風(fēng)立岸頭。”
晁端禮名句,沁園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