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(shí)來各飛動(dòng),意合無妍丑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林子中以詩寄文與可及余與可既歿追和其韻》
斯人所甚厭,投畀每不受。
欲其少須臾,奪去惟恐后。
云誰尸此職,無乃亦假守。
賦才有巨細(xì),無異斛與斗。
胡不安其分,但聽物所誘。
時(shí)來各飛動(dòng),意合無妍丑。
坐令雞棲車,長載朱伯厚。
平生無一旅,既死咤萬口。
自聞與可亡,胸臆生堆阜。
懸知臨絕意,要我一執(zhí)手。
相望五百里,安得自其牖。
遺文付來哲,后事待諸友。
伶俜嵇紹孤,老病孟光偶。
世人賤目見,爭笑千金帚。
君詩與楚詞,識(shí)者當(dāng)有取。
但知愛墨竹,此嘆吾已久。
故人多厚祿,能復(fù)哀君否。
不見林與蘇,饑寒自奔走。
注釋參考
飛動(dòng)
(1).飄逸生動(dòng)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詮賦》:“ 延壽 《靈光》,含飛動(dòng)之勢?!?宋 陸游 《玉局觀拜東坡先生海外畫像》詩:“公車三千牘,字字岌飛動(dòng)?!?清 劉大櫆 《贈(zèng)大夫閔公傳》:“間作指頭小畫,楮墨瓏玲,氣象飛動(dòng),人多寶而藏之。”
(2).猶振奮。 唐 杜甫 《贈(zèng)高式顏》詩:“平生飛動(dòng)意,見爾不能無。” 宋 洪邁 《容齋隨筆·孟子書百里奚》:“味其所用助字,開闔變化,使人之意飛動(dòng)。” 明 謝榛 《四溟詩話》卷三:“予愈覺飛動(dòng),亹亹不輟。”
(3).飛揚(yáng)飄動(dòng)。 唐 黃滔 《福州雪峰山故真覺大師碑銘》:“翌日巖谷爽朗,煙霞飛動(dòng)?!?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(jì)程》十四:“等到萬樹長林震蕩ju{1|1}波泛濫的風(fēng)暴,才能群起蜂涌,搖展飛動(dòng)?!?/p>
合無
猶何不。 元 馬致遠(yuǎn) 《漢宮秋》楔子:“合無遣官徧行天下,選擇室女……以充后宮?!?明 陳子龍 《請假葬親疏》:“ 李永茂 久列戎行,曉暢兵事,其才十倍于臣,合無令其暫管,必有裨益?!?/p>
妍丑
美和丑。 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公平》:“能以古之哲王,鑒於己之行事,則貌之妍丑宛然在目;事之善惡自得於心?!?清 惠周惕 《贈(zèng)維揚(yáng)顧書宣》詩:“人生眉眼不自見,愿以妍丑煩青銅?!?/p>
蘇軾名句,林子中以詩寄文與可及余與可既歿追和其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