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今張羅地,便恐車擊轂
出自宋代曾幾《汪{左山右客}仁教授即官舍作齋予以獨冷名之》:
昔君困虀鹽,蓬首窗下讀。
秋螢屢乾死,明月以為燭。
麻{1|1}衣肘欲穿,才換一袍綠。
豈知冷淡債,十載償未足。
書齋開冰廳,敗壁數(shù)椽屋。
橫經(jīng)綴鵠鷺,未省進鳧鶩。
窮通更事耳,裘扇有反覆。
直今張羅地,便恐車擊轂。
先生粲可流,示現(xiàn)著冠服。
從渠勢炙手,了不見涼燠。
小詩應大笑,笑我未忘俗。
注釋參考
羅地
一種絲織品的名稱。 明 宋應星 《天工開物·乃服》:“凡織杭西、羅地等絹,輕素等綢,銀條、巾帽等紗,不必用花機,只用小機。”
擊轂
(1).車轂相碰。 宋 蘇軾 《贈眼醫(yī)王生彥若》詩:“如行九軌道,并馳無擊轂。”參見“ 擊轂摩肩 ”。
(2).轉動車轂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夢讀異詩》:“﹝ 莫養(yǎng)正 ﹞既醒,獨憶兩聯(lián),云:‘火輪方擊轂,風劍已飛鋩。諸天互魔擾,救護世尊忙?!恢沃^也?!?/p>
曾幾名句,汪{左山右客}仁教授即官舍作齋予以獨冷名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手機無線打印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