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強至《奉和龍興燈夕》:
結彩仙山對凈坊,曳珠賓履捧臺光。
燈搖夜月天形動,歌聒春風物態(tài)狂。
刻燭詩成傳魏國,吐茵酒釅醉程鄉(xiāng)。
今年始徹清宵禁,倍覺都人樂意長。
注釋參考
刻燭
(1).《南史·王僧孺?zhèn)鳌罚骸?竟陵王 子良 嘗夜集學士,刻燭為詩,四韻者則刻一寸,以此為率。 文琰 曰:‘頓燒一寸燭,而成四韻詩,何難之有?!焙笠蛞杂髟姴琶艚?。 唐 潘述 《水堂送諸文士戲贈潘丞聯句》:“詩教刻燭賦,酒任連盤酌?!?宋 秦觀 《同子瞻端午日游諸寺》詩:“愧無刻燭敏,續(xù)此金玉音?!?明 李東陽 《原博席上用擊鼓催花令戲成一首》:“未夸刻燭多才思,一遍須教八韻成?!?謝覺哉 《贈沉衡老》詩:“駕游尚可騰空去,聯句猶能刻燭工。”
(2).古人刻度數于燭,燒以計時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奉和春夜應令》:“燒香知夜漏,刻燭驗更籌。”
吐茵
見“ 吐車茵 ”。
強至名句,奉和龍興燈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