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次韻和酬永叔》:
春候倏已和,林上鳴鳥嘩。
前日是清明,驟雨沾梨花。
初聞結(jié)客游,愛此物景嘉。
歌舞未終宴,夕暮各興嗟。
所嗟歸路暗,嘶馬自知家。
公家八九姝,鬒發(fā)如盤鴉。
朱唇白玉膚,參年始破瓜。
幾日苦霖霪,當(dāng)?shù)捞~蝦。
閉門飲濁醪,秋千系樹丫。
群姝莫要?jiǎng)?,為公歌啞啞?br>公當(dāng)是日醉,歡適不可涯。
孔氏有高第,內(nèi)自戰(zhàn)紛華。
我公豈其然,秉直異蓬麻。
果從歸田去,愿從招轅車。
注釋參考
霖霪
(1).久雨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山行見孤桐》詩:“奔泉冬激射,霧雨夏霖霪?!?唐 楊炯 《浮漚賦》:“在霖霪之可翫,唯浮漚而已矣?!?宋 王禹偁 《雷》詩:“及秋又霖霪,雷聲時(shí)一舉?!?/p>
(2).指雨滴。 宋 李清照 《添字丑奴兒》詞:“傷心枕上三更雨,點(diǎn)滴霖霪,點(diǎn)滴霖霪,愁損北人,不慣起來聽?!?/p>
當(dāng)?shù)?/h3>當(dāng)?shù)?(dāngdào) 路中間 stand in the way;block the way 別在當(dāng)?shù)勒局?有狼當(dāng)?shù)?人立而啼?!R中錫《中山狼傳》 當(dāng)?shù)?(dāngdào) 掌握權(quán)力,多指壞人掌權(quán) be in power 壞人當(dāng)?shù)?好人受害 有時(shí)也指掌權(quán)的人 郡之賢士大夫請(qǐng)于當(dāng)?shù)馈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魚蝦
亦作“ 魚鰕 ”。魚和蝦。泛指魚類水產(chǎn)。 唐 韓愈 《南山》詩:“魚蝦可俯掇,神物安敢寇?!?宋 蘇軾 《魚蠻子》詩:“魚鰕以為糧,不耕自有餘?!?章炳麟 《訄書·原變》:“下觀於深隧,魚鰕皆瞽,非素?zé)o目也,至此無所用其目焉?!?/p>
梅堯臣名句,次韻和酬永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