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魏晉左思《嬌女詩》
吾家有嬌女,皎皎頗白皙。
小字為紈素,口齒自清歷。
鬢發(fā)覆廣額,雙耳似連璧。
明朝弄梳臺,黛眉類掃跡。
濃朱衍丹唇,黃吻瀾漫赤。
嬌語若連瑣,忿速乃明劃。
握筆利彤管,篆刻未期益。
執(zhí)書愛綈素,誦習(xí)矜所獲。
其姊字惠芳,面目粲如畫。
輕妝喜樓邊,臨鏡忘紡織。
舉觶擬京兆,立的成復(fù)易。
玩弄眉頰間,劇兼機(jī)杼役。
從容好趙舞,延袖象飛翮。
上下弦柱際,文史輒卷襞。
顧眄屏風(fēng)畫,如見已指摘。
丹青日塵暗,明義為隱賾。
馳騖翔園林,果下皆生摘。
紅葩綴紫蒂,萍實驟抵?jǐn)S。
貪華風(fēng)雨中,眒忽數(shù)百適。
務(wù)躡霜雪戲,重綦常累積。
并心注肴饌,端坐理盤槅。
翰墨戢函案,相與數(shù)離逖。
動為壚鉦屈,屣履任之適。
止為荼菽據(jù),吹吁對鼎鑠。
脂膩漫白袖,煙薰染阿錫。
衣被皆重地,難與沉水碧。
任其孺子意,羞受長者責(zé)。
瞥聞當(dāng)與杖,掩淚俱向壁。
注釋參考
丹唇
(1).紅唇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洛神賦》:“丹脣外朗,皓齒內(nèi)鮮?!?晉 成公綏 《嘯賦》:“發(fā)妙聲於丹脣,激哀音於皓齒。” 唐 盧照鄰 《和王奭秋夜有所思》詩:“丹脣間玉齒,妙響入云涯。”
(2).指少年。 唐 沉佺期 《移禁司刑》詩:“丹脣曾學(xué)史,白首不成儒?!?/p>
黃吻
黃口。指幼兒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魏德論》:“黃吻之齔,含哺而怡;鮐背之老,擊壤而嬉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“黃吻年少,勿為評論宿士?!薄顿Y治通鑒·晉成帝咸和五年》:“大單于當(dāng)以授我,今乃以與黃吻婢兒,念之令人氣塞,不能寢食?!?胡三省 注:“口邊曰吻。鳥雛始出巢者,口黃未褪,目之曰黃吻,言少艾也?!?/p>
瀾漫
亦作“ 瀾熳 ”。1.分散、雜亂貌?!痘茨献印び[冥訓(xùn)》:“主闇晦而不明,道瀾漫而不脩?!?晉 潘岳 《滄海賦》:“徒觀其狀也,則湯湯蕩蕩,瀾漫形沉,流沫千里,懸水萬丈?!?唐 韓愈 孟郊 《遠(yuǎn)游聯(lián)句》:“離思春冰泮,瀾漫不可收?!?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一:“渴澀的歌喉,早就瀾漫沉吟,醉囈依稀?!?/p>
(2).形容色彩濃厚鮮明。 晉 左思 《嬌女詩》:“濃朱衍丹唇,黃吻瀾漫赤?!?清 沉德潛 《說詩晬語》卷下:“詩人每用瀾熳字,玩詩意乃淋漓酣足之狀。”
(3).興會淋漓貌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留連瀾漫,嗢噱終日?!?/p>
左思名句,嬌女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