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葉紹翁《游園不值》:
應(yīng)嫌屐齒印蒼苔,十扣柴門九不開。
春色滿園關(guān)不住,一枝紅杏出墻來。
注釋參考
齒印
佛教語。指用牙齒在證書、函件封口處壓出的痕跡。相當(dāng)于手印?!峨s阿含經(jīng)》卷二五:“時王以此語盡書紙上,而封緘之,以齒印印之?!?/p>
蒼苔
青色苔蘚。 晉 潘岳 《河陽庭前安石榴賦》:“壁衣蒼苔,瓦被駁鮮,處悴而榮,在幽彌顯。” 唐 杜甫 《醉時歌》:“先生早賦《歸去來》,石田茅屋荒蒼苔?!?清 孫枝蔚 《醉題田家翁壁上》詩:“醉墨淋漓留在壁,莫教風(fēng)雨生蒼苔?!?/p>
柴門
柴門 (cháimén)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,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倚杖柴門外,臨風(fēng)聽暮蟬。——唐· 王維《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》葉紹翁名句,游園不值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方塊核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