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再和》:
陌頭俠少行歌呼,方演東晉談西都。
哇淫奇響蕩眾志,瀾翻辨吻矜群愚。
狙公加之章甫飾,鳩盤謬以脂粉涂。
荒唐夸父走棄杖,恍惚象罔行索珠。
效牽酪肖渥洼馬,獻(xiàn)寶遠(yuǎn)致崑崙奴。
豈無蘋藻可羞薦,亦有黍稷堪舂揄。
臞翁傷今援古誼,通國爭笑翁守株。
孔門高弟浴沂水,堯時童子謠康衢。
揚(yáng)觶姑欲退觀者,鳴鼓本非攻吾徒。
亦如曼倩負(fù)逸氣,呵斥佞幸驚侏儒。
于時后村茅柴熟,先生滑稽腹如壺。
雖無謝郎玉帖鐙,幸有幼安布裙襦。
未妨優(yōu)場開口笑,亦恐藥市逢方矑。
更闌漫與通德語,醉倒聊遣宗武扶。
幽冥茫昧莫致詰,石言神降果有無。
翁云天公施罪福,亦如王者行賞誅。
巫咸可使詛楚否,泰山曾不如放乎。
況今民脂積消鑠,洋洋如在寧助虐。
貧婦鮮能具複褌,貴人何必夸重較。
九重深喜農(nóng)扈豐,五等超加社公爵。
更宜速飛臘前白,仍為潛驅(qū)山中駮。
除人大患捍大災(zāi),與民同憂可同樂。
翁之用心極惓惓,余于致福未數(shù)數(shù)。
因思揮金猶糞土,奚異棄物捐溪壑。
神聽聰明靡僭濫,詔書溫厚戒椎剝。
重華漁稼茅茨儉,大禹疏鑿衣服惡。
誰歌此詩送且迎,共挽澆風(fēng)還太樸。
注釋參考
蘋藻
(1).蘋與藻。皆水草名。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?!蹲髠鳌は骞四辍罚骸皾?jì)澤之阿,行潦之蘋藻,寘諸宗室, 季蘭 尸之,敬也。”《詩·召南·采蘋》“于以采蘋?南澗之濱;于以采藻?于彼行潦” 漢 鄭玄 箋:“古者婦人先嫁三月,祖廟未毀,教于公宮,祖廟既毀,教于宗室。教以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。教成之祭,牲用魚,芼用蘋藻,所以成婦順也?!?/p>
(2).泛指祭品。 唐 韓愈 《湘中》詩:“蘋藻滿盤無處奠,空聞漁父扣舷歌?!?明 李東陽 《送衍圣公聞韶襲封還闕里》詩:“ 魯 郡山川歸舊國, 孔 林蘋藻薦新盤?!?/p>
(3).用作祭祀的代稱。 唐 韓愈 《順宗實(shí)錄五》:“﹝ 王氏 ﹞自服勤蘋藻,祗奉宗祧。” 宋 司馬光 《祭齊國獻(xiàn)穆大長公主文》:“蘋藻必親,無違婦職。”
(4).語本《詩·召南·采蘋序》:“《采蘋》,大夫妻能循法度也,能循法度,則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?!焙笠蛞浴疤O藻”借指婦女的美德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晝錦》:“﹝ 王氏 ﹞嗣育蘭蓀,孝全蘋藻。”《鏡花緣》第四二回:“女子而嫻文藝,亦增蘋藻之光。”
黍稷
(1).黍和稷。為古代主要農(nóng)作物。亦泛指五谷?!稌ぞ悺罚骸笆蝠⒎擒埃鞯挛┸?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珍黍稷之收,而不覺秀之者豐壤也?!?/p>
(2).《詩·王風(fēng)·黍離》:“彼黍離離,彼稷之苗。”后因以“黍稷”為感嘆古今興亡之典。 宋 韓琦 《寄題廣信君四望亭》詩:“古道入秋漫黍稷,遠(yuǎn)坡乘晚下牛羊?!?王闿運(yùn) 《上征賦》:“訪故 宋 之殿闕兮,宜黍稷之離離?!眳⒁姟?黍離麥秀 ”。
舂揄
(1).指舂米。搗米于臼曰舂,自臼取出曰揄。語出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:“或舂或揄?!?宋 曾鞏 《舍弟南原刈稻》詩:“晝務(wù)誡遺滯,夜工督舂揄?!?/p>
(2).借指舂米的器具。 清 龔自珍 《農(nóng)宗》:“宅不什一,則不足以容魚菽之祭,不足以容舂揄?!?/p>
劉克莊名句,再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