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感春》:
若若堂北桃,昨日花猶小。
暖風(fēng)遲景一日功,萬萼千葩爛相照。
東風(fēng)漾漾吹朝雨,朝日滿檐春鳥語。
櫻桃得暖花意忙,接萼連枝間先吐。
蘭芽出地長(zhǎng)可握,小筍如簪堪薦箸。
欣欣萬木誰使然,時(shí)來不肯居塵土。
盛衰相感但如此,鏡中安得朱顏駐。
古來百計(jì)無可奈,惟有飲者謀猶庶。
乃知其急莫如酒,有衣可典猶為富。
我今不樂欲何待,薄俸自給供朝暮。
功名有命不可求,白發(fā)無私誰得拒。
從今酩酊勿復(fù)辭,棄置人間千萬慮。
注釋參考
蘭芽
蘭的嫩芽。常比喻子弟挺秀。 南朝 梁 劉孝綽 《答何記室》詩:“蘭芽隱陳葉,荻苗抽故叢?!?金 元好問 《德華小女五歲能誦余詩數(shù)首以此詩為贈(zèng)》:“好箇通家女兄弟,海棠紅點(diǎn)紫蘭芽?!?清 全祖望 《慶歷五先生書院記》:“再世蘭芽,陔南弗替?!眳⒁姟?芝蘭玉樹 ”。
出地
指被侵奪的土地?!稇?zhàn)國策·魏策三》:“初時(shí) 惠王 伐 趙 ,戰(zhàn)勝乎 三梁 ,十萬之軍拔 邯鄲 , 趙氏 不割,而 邯鄲 復(fù)歸。 齊 人攻 燕 ,殺 子之 ,破故國, 燕 不割,而 燕國 復(fù)歸。 燕 趙 之所以國全兵勁,而地不并乎諸侯者,以其能忍難而重出地也?!?/p>
亦作“ 出的 ”。忽地,突然地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二:“ 法聰 出地過,誰人比得他驍果?” 元 尚仲賢 《單鞭奪槊》第三折:“我則見忽地戰(zhàn)馬交,出的棗槊起,颼的鋼鞭重?!?/p>
張耒名句,感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