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紹曇《偈頌一百零二首》:
父不慈,子惡毒。
熱血相噴,痛拳相{上祝下土}。
不共戴天讎,推入阿鼻獄。
此冤此恨與誰論,海月山云亦斷魂。
注釋參考
不共戴天
[will not live under the same sky with one's enemy;be deadly fend with sb.] 不愿與仇人共生世間,比喻仇恨極深
此不共戴天之仇,兒誓不與俱生人世。——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
你我不共戴天
不共戴天之仇
詳細(xì)解釋謂不共存于人世間。喻仇恨極深。語出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父之讐,弗與共戴天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八:“我國家之於 金 虜,蓋百世不共戴天之讎也?!薄墩f唐》第十五回:“老太爺盡忠被戮,理當(dāng)不共戴天,奈何欲棄 南陽 ,逃遁他方,而不念君父之仇乎?” 蕭三 《片山潛的手》詩:“他們誓死驅(qū)逐你這萬惡的倭寇!他們誓死要報這不共戴天之仇!”
阿鼻獄
見“ 阿鼻地獄 ”。
釋紹曇名句,偈頌一百零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