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太宗《緣識》:
眼識諸緣相,行持妙法存。
明開邪見性,不見有無根。
注釋參考
眼識
(1).佛教語。謂眼睛對客觀世界的認識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六根懺文》:“眼識無明,易傾朱紫?!?/p>
(2).眼光;見識。 黃中黃 《孫逸仙》:“ 李 ( 李鴻章 )無理議之信念,復無觀察大局之眼識?!?梁啟超 《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三章第二節(jié):“然萌芽時代,豈能以今日我輩數(shù)千年后之眼識訾議之耶?” 郭沫若 《創(chuàng)造十年續(xù)篇》五:“ 吳稚暉 的眼識的確精明,他于風塵中發(fā)現(xiàn)俊士?!?/p>
諸緣
佛教語。指色香等百般世相。此種種世相,皆為我心識攀緣之所,故稱諸緣?!独銍澜?jīng)》卷一:“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諸緣,緣所遺者。” 宋 蘇軾 《和陶雜詩》之九:“思我無所思生,安能觀諸緣?!?清 顧炎武 《應州》詩之一:“頓覺諸緣減,臨風獨灑然?!?/p>
行持
施用?!端疂G傳》第八七回:“﹝ 兀顏延壽 ﹞心中疑道:‘此必是 宋江 行持妖法。休問怎生,只就這里死撞出去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十七:“最下者行持符籙,役使鬼神,設章醮以通上界,建考照以達冥途。”
佛教語。謂精勤修行,持守佛法戒律?!度f善同歸集》卷三:“是以佛法貴在行持,不取一期口辯?!?宋 胡仔 《苕溪漁隱叢話后集·緇黃雜記》:“余讀 劉興朝 《悟道發(fā)真集》,其言曰:‘余少治儒術,長登仕版,蓋未嘗信佛也。三十有二歲,見 東林 長老 總公 ,與之語七日,始生信焉,即取其書,讀之三年,蓋恨其信之之晚也。然循其理而體會,則似悟還迷,依其法而行持,則蹔靜還擾。’”參見“ 持行 ”。
妙法
妙法 (miàofǎ) 巧妙的辦法或權宜之計 dodge;clever method 一種特別的妙法使他父親的房子有了電燈而不用花錢 佛教指義理深遠的佛法 (of Buddhism) a significant Buddhist doctrine宋太宗名句,緣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腦洞畫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