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詫闔能捫斗柄,誰知堂不愛榱題
出自宋代高斯得《次韻施秀才新樓有賦》:
白鶴山中熊豹姿,可憐營窟傍苕溪。
無家那得還三蜀,寄跡堪嗤傳一齊。
共詫闔能捫斗柄,誰知堂不愛榱題。
廈成人已辭騷國,何日同登醉似泥。
注釋參考
斗柄
斗柄 (dǒubǐng) 構(gòu)成北斗柄部的三顆星 the upper three of the Big Dipper;handle of the Dipper榱題
亦作“ 榱提 ”。屋椽的端頭。通常伸出屋檐,因通稱出檐。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堂高數(shù)仞,榱題數(shù)尺?!?趙岐 注:“榱題,屋霤也?!?焦循 正義:“榱之抵檐處為榱題。其下覆以瓦,雨自此下溜,故為霤……自瓦言之為霤,自椽言之為榱題?!薄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贰白鳌缎⒔?jīng)》,死於 魯 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引《韓詩外傳》:“堂高九仞,榱提三尺。”按,今本《韓詩外傳》卷七作“榱題三圍”。 宋 葉適 《祭潘叔度文》:“側(cè)躬容膝於榱題廣屋之下,垢衣惡食於文繡膏粱之地。” 清 王韜 《倡建澳門鏡湖醫(yī)院序》:“於是榱題高下,製可從心?!?/p>
高斯得名句,次韻施秀才新樓有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