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送李漕用之二首》:
漢廷鹽鐵議交攻,有詔姑惟舊法從。
聞道嶺南歌圣主,一如河北感仁宗。
向舒自是堪王佐,??装仓淮筠r(nóng)。
它日公歸奉清問,可無鯁論贊烹封。
注釋參考
它日
以后的某一天。 唐 無名氏 《迷樓記》:“它日,倭民 王義 上奏。” 明 何景明 《祭李默庵先生文》:“所自就立者,已弗若公所望見者也。即它日又有能自就立,公又安能知耶?” 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仙釋》:“入其室,金玉斕然盈目。其人恣取以出,而不覺遺其引。它日,內(nèi)庫失金,守藏吏以聞。引有人姓名,曰必此人所盜也?!?/p>
歸奉
事奉。《宋書·王誕傳》:“﹝ 王誕 ﹞盡心歸奉,日夜不懈, 高祖 甚委仗之。”
清問
清審詳問。《書·呂刑》:“皇帝清問下民,鰥寡有辭于 苗 ?!?孔 傳:“ 帝堯 詳問民患,皆有辭怨於 苗 民。” 孔穎達 疏:“ 帝堯 清審詳問下民所患。” 唐 王勃 《九成宮頌》:“虔恭上帝,東朝懸待諫之旌;清問下人,南面聽登聞之鼓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谌寤兀骸癌z 莊徵君 ﹞躬身奏道:‘臣蒙皇上清問,一時不能條奏;容臣細思,再為啟奏。’”
論贊
附在史傳后面的評語。 司馬遷 《史記》稱“ 太史公 曰”, 班固 《漢書》、 范曄 《后漢書》皆稱“贊”, 荀悅 《漢紀》稱“論”, 陳壽 《三國志》稱“評”, 謝承 《后漢書》稱“詮”,其他或稱“議”,或稱“述”,名稱不一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論贊》:“其名萬殊,其義一揆。必取便於時者,則總歸論贊焉。” 明 歸有光 《<史論>序》:“ 遺石先生 自少耽嗜史籍,倣古論贊之體,為書若干萬言?!?清 王士禛 《居易錄談》卷中:“羹墻可晤,構(gòu)論贊于先師。”
劉克莊名句,送李漕用之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