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本山中人,感激趨燕臺(tái)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發(fā)湘潭驛寄府公》:
走本山中人,感激趨燕臺(tái)。
謬辱弓旌招,愧乏謀議陪。
先生如春風(fēng),盎然噓陳荄。
曉入開玉帳,夕話扃鈴齋。
下榻驚一府,撰杖窮千崖。
豈曰君畜伋,實(shí)惟子視回。
歲晚謀北轅,凄其難為懷。
欲言先菀結(jié),既決猶徘徊。
是日戒行李,送者皆鄒枚。
兵廚遺珍餉,祖席羅寶釵。
下令許卜夜,寧畏街鼓催。
詰旦枉牙纛,山寧陳金罍。
都人如堵墻,謂我何榮哉。
未聞從事去,親致元戎來。
繾綣談至夜,霜月照露苔。
長(zhǎng)跪抱馬足,離緒焉能裁。
麗譙落天杪,悵望空倚桅。
昔人死知己,骨朽名有埋。
公有管樂姿,愚非溫石才。
他時(shí)倘后凋,安敢忘栽培。
注釋參考
本山
(1).佛教語(yǔ)。對(duì)各宗派傳法的中心寺院之稱。也叫本寺,下屬各寺稱為末寺。 晉 慧遠(yuǎn) 《萬(wàn)佛影銘》:“共立此臺(tái),擬像本山?!?/p>
(2).此山?!抖膛陌阁@奇》卷一:“他是本山人,乃是本房檀越,就中與我獨(dú)厚。”
中人
中人 (zhōngrén) 在兩方之間調(diào)解、做見證或介紹買賣的人 go-between;middleman 一般人;中等人 the average person 中人之家 宦官 eunuch 中人監(jiān)織造者。——《明史》 普通人 average ordinary man 才能不及中人?!獫h· 賈誼《過秦論》感激
感激 (gǎnjī) 因?yàn)閯e人的好意或幫助而對(duì)他有好感 feel grateful;be thankful 感激不盡 我把電話打通了,他感激地謝了我。——《小桔燈》 對(duì)于施恩者懷有熱烈友好的感情,促使人去報(bào)答恩情 gratitude 感激施舍 感動(dòng)奮發(fā) be moved and inspired 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于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(dāng)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(qū)馳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燕臺(tái)
(1).指 戰(zhàn)國(guó) 時(shí) 燕昭王 所筑的黃金臺(tái)。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縣 東南。相傳 燕昭王 筑臺(tái)以招納天下賢士,故也稱賢士臺(tái)、招賢臺(tái)。見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卷下。后作為君主或長(zhǎng)官禮賢之典。 唐 李白 《江上答崔宣城》詩(shī):“謬忝 燕臺(tái) 召,而陪 郭隗 蹤?!?金 元好問 《即事呈邦瑞》詩(shī):“明日 燕臺(tái) 傳盛事,坐中賓客盡名流。” 明 陳所聞 《玉交枝·寄平湖沉海曙》曲:“再休嗟明珠暗投,正 燕臺(tái) 把千金駿求?!?程善之 《革命后感事和懷霜作即用其韻》:“三品席珍虛鹿幣,千金市骨上 燕臺(tái) 。” 唐 高適 《酬裴員外以詩(shī)代書》:“題詩(shī) 碣石館 ,縱酒 燕王臺(tái) ?!?唐 高駢 《留別彰德軍從事范校書》詩(shī):“匹馬東歸羨知己, 燕王臺(tái) 上結(jié)交新?!?唐 李商隱 《偶成轉(zhuǎn)韻七十二句贈(zèng)四同舍》:“此時(shí)聞?dòng)?燕昭臺(tái) ,挺身東望心眼開?!?/p>
(2).指 冀 北一帶。 唐 祖詠 《望薊門》詩(shī):“ 燕臺(tái) 一望客心驚:簫鼓喧喧 漢 將營(yíng)?!?明 何景明 《送馬公順視學(xué)湖南》詩(shī)之一:“同是 燕臺(tái) 舊游客,可堪相見又相違。” 陳毅 《聞八路軍大捷》詩(shī):“抗 日 旌旗戰(zhàn)局開,大軍東出薄 燕臺(tái) ?!?/p>
(3).指幕府。 唐 李商隱 《梓州罷吟寄同舍》:“長(zhǎng)吟遠(yuǎn)下 燕臺(tái) 去,惟有衣香染未銷?!?馮浩 箋注:“ 燕臺(tái) ,指幕府……言我惟懷府公之德,別無(wú)閒情牽繞也?!?唐 黃滔 《南海幕和段先輩送韋侍御赴闕》:“魏闕別當(dāng)飛羽翼, 燕臺(tái) 獨(dú)且占風(fēng)流?!?南唐 李中 《和胊陽(yáng)載筆魯裕見寄》:“ 燕臺(tái) 多事每開顏,相許論交淡薄間?!?/p>
劉克莊名句,發(fā)湘潭驛寄府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公路撞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