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襲尋本原,左右逢津涯
出自宋代蘇頌《六月六日訪晁美叔吏部越宿蒙惠長篇因次其韻》:
近伏值休澣,端居無所為。
觸熱事造請,有如褦襶詩。
偶到昭德里,主人不吾非。
惟今吏部郎,望清秩非卑。
而與兩銓選,事聯(lián)相附離。
每聽人物論,尤詳臺閣儀。
沿襲尋本原,左右逢津涯。
登朝鬢猶綠,繼世衣仍緇。
歡然久相接,甚矣嗟吾衰。
誰言同趣舍,何力能噓吹。
但慚蒹葭陋,坐對瓊林枝。
時或把書卷,不厭顏生饑。
間亦忘形骸,任譏嗣宗癡。
喜君方得涂,騫騰復(fù)何疑。
豈此哀烏省,能留威鳳姿。
君才適時用,早聞天子知。
荷囊與鳴玉,獻納無不宜。
寧校歲月勞,求為法令師。
注釋參考
沿襲
沿襲 (yánxí) 依照舊傳統(tǒng)或規(guī)定辦理;因襲 carry on as before;follow本原
(1).根源,根由。《左傳·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猶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謀主也?!?宋 蘇轍 《御試制策》:“臣請為陛下推其本原,而極言其故?!?金 王若虛 《滹南詩話》卷上:“説者謂 東漢 多名節(jié)之士,賴以久存。跡其本原,正在 子陵 釣竿上來。” 柳亞子 《胡寄塵詩序》:“今日詩道之弊,其本原尚不在此。”
(2).根本,事物的最重要部分?!豆茏印に亍罚骸八吆我玻咳f物之本原也,諸生之宗室也?!?戴望 校正引 王引之 曰:“本原、根荄、宗室,皆謂根本也?!薄稘h書·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梆B(yǎng)士之大者,莫大虖太學(xué);太學(xué)者,賢士之所關(guān)也,教化之本原也?!?宋 陸游 《自責(zé)》詩:“文章跌宕忘繩墨,學(xué)問荒唐失本原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十一:“若夫 婁師德 都督 豐州 ,親衣皮褲率士屯田,積穀百萬,無轉(zhuǎn)餉和糴之費,此又裕餉之本原在於平日者?!?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二章第七節(jié):“還在 漢昭帝 時,有所謂賢良文學(xué)的儒生,代表下層豪強,力爭鹽鐵私營權(quán),以為這是致太平的本原?!?/p>
(3).推究,推本溯源?!赌印ぜ鎼巯隆罚骸肮脟L本原若眾利之所自生。此胡自生?此自惡人賊人生與?即必曰非然也。”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從臣思跡,本原事業(yè),祗誦功德。” 宋 曾鞏 《太祖皇帝總序》:“六圣之德澤,覆露生養(yǎng),斯其所以盛也。本原事實,其所繇致此,有自也哉!”
(4).根底,基礎(chǔ)。 宋 曾鞏 《制誥擬詞·相制二》:“某行無錙磷,學(xué)有本原。材諝智謀,淑問惟舊?!?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上:“為學(xué)須有本原,須從本原上用力,漸漸盈科而進?!?清 顧炎武 《與周籀書書》:“為山覆簣,當加進往之功;祭海先河,尤務(wù)本原之學(xué)?!?象升 《<振素庵詩集>序》:“君固卓有本原,非近日號為作新體詩者所敢重也?!?/p>
(5).哲學(xué)上指萬物的最初根源或構(gòu)成世界的最根本實體。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,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(zhì)。
左右
(1) [the left and right sides] ∶左和右兩方面
主席臺左右,紅旗迎風(fēng)飄揚
(2) [nearby;at hand;on both sides]∶附近;兩旁
余立侍左右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(3) [at one's side]∶身邊
在帝左右
(4) [courtier;attendant]∶近臣;隨從
太后明謂左右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》
傳以示美人及左右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帥左右登牙城拒戰(zhàn)。——《資治通鑒·唐紀》
左右擁至尹前。——宋· 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(5) [you]∶對人不直稱其名,只稱左右,以表示尊敬;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
是故不敢匿意隱情,先以聞于左右。——《史記》
(6) [anyway;anyhow;in any event]∶反正
我左右閑著沒事,就陪你走一趟吧
(7) [about;or so;or thereabouts]∶用在數(shù)量詞后面表示概數(shù)
在六點或六點左右到的家
斷斷續(xù)續(xù)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
(8) [control;dominate;influence;sway]∶支配;控制
他的行動為她所左右
(9) 身邊辦事的人,侍從 [member of one's entourage]
左右未有所稱誦,勝未有所聞。——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
詳細解釋(1).幫助;輔佐。《易·泰》:“輔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?!?孔穎達 疏:“左右,助也,以助養(yǎng)其人也?!薄秶Z·晉語四》:“此三人者,實左右之?!?唐 劉禹錫 《唐故中書侍郎平章事韋公集紀》:“以公用經(jīng)術(shù)左右先帝五年,稔聞其德?!?清 劉大櫆 《程孺人傳》:“ 吳 君竭力以養(yǎng)其兄嫂,撫其兄之子,延師教督,而孺人常左右之。”
(2).袒護;保護。 晉 袁宏 《后漢紀·獻帝紀二》:“君觀吾方略、士眾,足辨(辦) 郭多 不? 多 又劫質(zhì)公卿,所為如是,而君茍欲左右之邪?”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林復(fù)》:“有告監(jiān)文思院 常良孫 贓墨事,朝廷下之 臨安 獄,久不得其情,上意謂京尹左右之;尹不自安?!?清 戴名世 《程之藩傳》:“ 鳴球 瀕行屬巡撫 宋一鶴 、巡按 汪承詔 斥逐之。兩人不肯,且為左右之甚力。”
(3).支配;控制?!蹲髠鳌べ夜辍罚骸肮?楚 師伐 齊 ,取 穀 。凡師能左右之曰‘以’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左右,謂進退在己?!薄秶Z·越語上》:“寡君帥 越國 之眾以從君之師徒。唯君左右之?!?韋昭 注:“左右,在君所用之。”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九:“ 本 ( 周本 )已昏耄,不知時變,皆其子 祚 左右其事?!?李大釗 《物質(zhì)變動與道德變動》:“一切宗教沒有不受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進步的左右的,沒有不隨著他變遷的?!?/p>
(4).分辯或論斷其高低、優(yōu)劣。 宋 范仲淹 《上資政晏侍郎書》:“請露肝膂之萬一,皆質(zhì)於前志,非敢左右其説,惟公之采擇?!?宋 文天祥 《劉定伯墓志銘》:“或不約經(jīng)造,至則善為言譚,名理蠭出。意所左右,辯者不可詰?!?/p>
(5).左面和右面?!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》:“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?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六:“御史再三推辭,定要傍坐,只得左右相對?!?/p>
(6).附近;兩旁?!对姟ば⊙拧げ奢摹罚骸捌狡阶笥?,亦是率從?!薄蹲髠鳌ば辍罚骸?晉 人逐之,左右角之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三》:“顧瞻左右,山椒之上有垣若頽基焉?!?/p>
(7).用在數(shù)量詞后表示概數(shù)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齊世》:“語稱上世之人侗長佼好,堅強老壽,百歲左右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生攜 鶯 宵奔 蒲州 ,時二更左右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錢玄同》:“他大約十日左右總可到?!?/p>
(8).猶言向背?!逗鬂h書·郅惲傳》:“ 惲 善恕己量主,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輕天下也!” 李賢 注:“左右猶向背也?!敝袊焚Y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義清方檔案·清吏條陳》:“方亂事之初作也,叛者不過工程等三營,其餘馬步砲各營并懷觀望,意將伺動靜,以為左右?!?/p>
(9).身邊?!对姟ご笱拧の耐酢罚骸?文王 陟降,在帝左右?!?唐 韓愈 《唐故贈絳州刺史馬府君行狀》:“方書、《本草》恒置左右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四·前定》:“又在 蕭中道 者,日侍左右。忽得罪,黜為外郡監(jiān)。”
(10).近臣;侍從?!蹲髠鳌ば辍罚骸癌z 楚子 ﹞左右曰:‘不可許也,得國無赦?!薄侗笔贰蚓貍鳌罚骸?煬帝 為 晉王 時, 君素 為左右?!?元 岳伯川 《鐵拐李》第一折:“離了官房沒了倚靠,絶了左右沒了牙爪?!薄毒劳ㄑ浴ぴ斫橇执笸跫傩巍罚骸爸h大怒,教左右執(zhí)下廟官送獄勘罪?!?/p>
(11).將帥和車右。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“皆乘矣,左右執(zhí)兵而下矣!” 杜預(yù) 注:“左,將帥。右,車右。”
(12).不直稱對方,而稱其執(zhí)事者,表示尊敬。 戰(zhàn)國 樂毅 《報燕惠王書》:“臣不佞,不能奉承先王之教,以順左右之心?!薄妒酚洝垉x列傳》:“是故不敢匿意隱情,先以聞於左右?!?唐 無名氏 《秀師言記》:“小僧有情曲,欲陳露左右?!?/p>
(13).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。 漢 司馬遷 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?!?清 惲敬 《與趙石農(nóng)書》:“前送馬圉人回州,曾有書奉謝,并陳一切,想達左右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許壽裳》:“ 季黻 君左右?!?/p>
(14).各方面。《資治通鑒·后唐明宗天成元年》:“ 嗣源 危殆者數(shù)四,賴宣徽使 李紹宏 左右營護,以是得全。” 宋 曾鞏 《祭亡妻晁氏文》:“事姑之禮,左右無違?!?/p>
(15).反正;橫豎。 元 無名氏 《爭報恩》楔子:“左右這里無有外人,喒兩個慢慢的吃?!薄豆沤裥≌f·沉小官一鳥害七命》:“一不做,二不休,左右是歹了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一一三回:“左右我們丫頭們更算不得什么了!” 浩然 《艷陽天》第三章:“眼下 東山塢 的人,還能說旁的事情?左右都是分麥子?!?/p>
津涯
(1).岸;水邊?!稌の⒆印罚骸敖?殷 其淪喪,若涉大水,其無津涯?!?孔 傳:“言 殷 將沒亡,如涉大水無涯際,無所依就。” 宋 李綱 《小字 華嚴經(jīng)合論 后序》:“如泛巨海,浩無津涯,必觀星斗乃辨方所。”
(2).范圍;邊際。 唐 高適 《三君詠·郭代公》:“ 代公 實英邁,津涯浩難識?!?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詩歌二》:“今人讀 杜 詩,見汪洋浩博,茫無津涯,隨羣尊慕而已,莫知其所從也?!?王闿運 《<八代文粹>序》:“自餘撏摭,莫識津涯?!?/p>
(3).依靠,憑依?!吨熳诱Z類》卷一○四:“某是自十六七時下工夫讀書,彼時四旁皆無津涯?!?清 金農(nóng) 《書<和靖先生集>后》詩:“不婚不宦失津涯,身后高名動慕嗟?!?/p>
蘇頌名句,六月六日訪晁美叔吏部越宿蒙惠長篇因次其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