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素書消永日,數(shù)莖斑發(fā)對秋風(fēng)
出自唐代劉禹錫《和蘇十郎中謝病閑居時嚴(yán)常侍蕭給事…有二毛之作》:
清羸隱幾望云空,左掖鴛鸞到室中。
一卷素書消永日,數(shù)莖斑發(fā)對秋風(fēng)。
菱花照后容雖改,蓍草占來命已通。
莫怪人人驚早白,緣君尚是黑頭翁。
注釋參考
一卷
一排?!秲号⑿蹅鳌返谑呋兀骸爸灰娎锩媸切⌒〉娜g兩捲房子。前一捲三間,通連左右兩鋪,靠窗南炕;后一捲,一明兩暗?!?/p>
素書
(1).古人以白絹作書,故以稱書信。 漢 蔡邕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呼兒烹鯉魚,中有尺素書。長跪讀素書,書中竟何如?” 唐 杜甫 《暮秋遣興呈蘇渙侍御》詩:“久客多枉友朋書,素書一月凡一束?!?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訴怨》:“怎不仗青鸞傳素書,打疊下屠龍計,想鶯儔自可期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鲞鶴》詩:“ 丁令 師來寄素書,羽毛零落待何如?!?/p>
(2).兵書名。舊題 漢 黃石公 撰, 宋 張商英 注。以道、德、仁、義、禮五者為主旨,取 老子 之說為注釋。因本文及注文多如出一手,或疑為 張商英 所偽托。 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經(jīng)史一》:“世多指兵書《三略》為 黃石公 所傳之書。 宋 張商英 曰:‘非也。 晉 亂,有盜發(fā) 子房 塚,于玉枕中獲此書六篇,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,上有祕戒,不許妄傳,世所謂素書是也?!?/p>
(3).泛指一般道書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回先生》之一:“但知白酒留佳客,不問 黃公 覓《素書》?!?清 黃鷟來 《送田月樞歸隱王屋》詩:“底事披《素書》,無暇祀 黃石 。” 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》:“《素書》是用朱墨寫在白絹上的道書。”
(4).書籍。《周書·張軌傳》:“ 軌 性清素,臨終之日,家無餘財,唯有素書數(shù)百卷。” 唐 許渾 《姑熟官舍》詩:“草生官舍似閒居,雪照南窗滿素書。” 元 汪元亨 《沉醉東風(fēng)·歸田》曲:“怕纏手焚了素書,懶鉆頭拽倒茅廬?!?/p>
永日
(1).長日,漫長的白天。《梁書·王規(guī)傳》:“玄冬脩夜,朱明永日?!?唐 李咸用 《宿隱者居》詩:“永日連清夜,因君識躁君?!?宋 陸游 《閑居書事》詩:“玩《易》焚香消永日,聽琴煮茗送殘春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督撫·阮中丞被圍》:“ 阮中丞 始出視事,時方盛夏……偃臥時,稍起行,即手薙榛莽以消永日耳?!?清 錢謙益 《讀杜小箋上》:“歸田多暇,時誦 杜 詩,以消永日?!?/p>
(2).從早到晚;整天。 漢 劉楨 《公讌》詩:“永日行游戲,歡樂猶未央?!?前蜀 韋莊 《丙辰鄜州遇寒食》詩之五:“永日迢迢無一事,隔街聞筑氣毬聲。”《醒世恒言·灌園叟晚逢仙女》:“倘然是一種名花,家中沒有的,或雖有,已開過了,便將正事撇在半邊,依依不捨,永日忘歸?!?清 陳夢雷 《生年不滿百》詩:“永日恣揮觴,沉醉勿復(fù)醒?!?/p>
(3).多日;長久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文帝登祚尊皇太后詔》:“皇嗣元良,藐在 崤 渭 。二臣奉迎,川途靡從。六傳還朝,淹留永日?!?/p>
(4).謂消磨時日?!对姟ぬ骑L(fēng)·山有樞》:“且以喜樂,且以永日。”《后漢書·崔駰傳》:“聊優(yōu)游以永日兮,守性命以盡齒。” 唐 張九齡 《登郡城南樓》詩:“閉閣幸無事,登樓聊永日。”
秋風(fēng)
秋風(fēng) (qiūfēng) 秋天的風(fēng) autumn wind劉禹錫名句,和蘇十郎中謝病閑居時嚴(yán)常侍蕭給事…有二毛之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