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孔武仲《晚坐三峽橋》:
雨施雷音動(dòng)十方,檀那奔走助津梁。
泉舂石寶千秋白,風(fēng)掃松橋六月涼。
潑潑小魚生處樂,濺濺余瀨靜中忙。
塵襟正欲留瀟灑,坐聽清音到夕陽。
注釋參考
雨施
比喻施澤廣泛而平均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暖燠孰多》:“故圣王在上位,天覆地載,風(fēng)令雨施。雨施者,布德均也。風(fēng)令者,言令直也?!薄端螘ち祭魝鳌り懟铡罚骸案揖壧鞚稍菩校瑫r(shí)德雨施,每甄外州,榮加遠(yuǎn)國?!薄端问贰分臼罚骸傲鶐煼接晔?,孤壘自冰消?!?/p>
雷音
(1).雷聲?!冻鯇W(xué)記》卷二引 南朝 梁簡文帝 《開霽》詩:“雷音稍入嶺,電影尚連城。”
(2).雷鳴般的聲音。 唐 杜牧 《杜秋娘》詩:“雷音后車遠(yuǎn),事往落花時(shí)?!?/p>
(3).佛教語。佛說法的聲音。謂其如雷震,故稱。 北周 庾信 《陜州弘農(nóng)郡五張寺經(jīng)藏碑》:“若夫法云深藏,師子雷音,梵志往生,聲聞?wù)h戒, 雪山 羅漢之論, 鷲嶺 菩提之法,本無極際,何可勝言?!?元 耶律楚材 《自贊》:“手中玉麈震雷音,説盡人間無限事。” 梁啟超 《飲冰室詩話》六引 康同璧 詩:“ 恒河 落日滔滔盡,祇樹雷音付落花?!?/p>
十方
十方 (shífāng) 指東、西、南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、上、下十個(gè)方位 ten directions檀那
(1).梵語音譯。施主?!都魺翕旁挕の淦届`怪靈》:“檀那一去寺久荒,清宵賦詠來諸郎?!?清 黃遵憲 《櫻花歌》:“繖張胡蝶衣哆囉,此呼奧姑彼檀那?!?錢仲聯(lián) 注:“《翻譯名義集》:‘檀那者,《要覽》曰:梵語陀那鉢底, 唐 言施主,今稱檀那,訛陀為檀,去鉢底留那也?!度毡緡尽W(xué)術(shù)志》注:‘稱男子為檀那,則用梵語也。’”
(2).梵語音譯。布施。 唐 顏真卿 《撫州寶應(yīng)寺翻經(jīng)臺(tái)記》:“檀那衣鉢,悉力經(jīng)綸,不日復(fù)之,周邦仰仁?!薄斗g名義集·辨六度法》:“《法界次第》云: 秦 言布施,若內(nèi)有信心,外有福田,有財(cái)物,三事和合,心中捨法,能破慳貪,是為檀那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