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重顯《頌一百則》:
拄杖子,吞干坤,徒說桃花浪奔。
燒尾者不在拏云攫霧,曝鰓者何必喪膽忘魂。
拈了也,聞不聞,直須灑灑落落,休更紛紛紜紜。
七十二棒且輕恕,一百五十難放君。
注釋參考
燒尾
(1). 唐 以來(lái)士子登第或官吏升遷的慶賀宴席。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燒尾》:“士子初登榮進(jìn)及遷除,朋僚慰賀,必盛置酒饌音樂,以展歡宴,謂之燒尾。説者謂虎變?yōu)槿?,惟尾不化,須為焚除,乃得成人,故以初蒙拜受如虎得為人,本尾猶在,體氣既合,方為焚之,故云燒尾。一云新羊入羣,乃為諸羊所觸,不相親附,火燒其尾則定…… 中宗 時(shí),兵部尚書 韋嗣立 新入三品,戶部侍郎 趙彥昭 假金紫,吏部侍郎 崔湜 復(fù)舊官,上命燒尾,令於 興慶池 設(shè)食?!?宋 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·燒尾宴》:“士人初登第,必展歡宴,謂之燒尾……又説:魚躍龍門,化龍時(shí),必須雷電為燒其尾乃化?!?清 朱彝尊 《飲毛檢討寓齋》詩(shī)之一:“城隅燒尾宴曾同,六載同來(lái)就菊叢。”
(2). 唐 時(shí)大臣初拜官向皇帝獻(xiàn)食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(yǔ)·公直》:“公卿大臣初拜命者,例許獻(xiàn)食,號(hào)為燒尾。”《新唐書·蘇瓌傳》:“時(shí)大臣初拜官,獻(xiàn)食天子,名曰‘燒尾’?!?/p>
(3).喻顯達(dá)。 唐 許渾 《晚登龍門驛樓》詩(shī):“風(fēng)云有路皆燒尾,波浪無(wú)程盡曝腮?!?唐 羅隱 《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》:“想望魚燒尾,咨嗟鼠囓腸?!?清 錢謙益 《次劉漁仲留別韻》:“黃卷秋燈燒尾客,緑窻朝日畫眉人?!?/p>
不在
不在 (bùzài) 指不位于或處于某處 be out;be not in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(jī)房上班上 婉稱人去世了 pass away 長(zhǎng)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拏云
猶凌云。 唐 僧鸞 《贈(zèng)李粲秀才》詩(shī):“駿如健鶻鶚與鵰,拏云獵野翻重霄?!币嘤髦鞠蚋哌h(yuǎn)。 唐 李賀 《致酒行》:“少年心事當(dāng)拏云,誰(shuí)念幽寒坐嗚呃?!?王琦 匯解:“拏云,喻言高遠(yuǎn)?!币槐咀鳌澳迷啤?。
曝鰓
亦作“ 曝腮 ”?!逗鬂h書·郡國(guó)志五》“﹝ 交趾郡 ﹞ 封谿 建武 十九年置” 劉昭 注引 晉 劉欣期 《交州記》:“有隄防 龍門 ,水深百尋,大魚登此門化成龍,不得過,曝鰓點(diǎn)額,血流此水,恆如丹池。”后以喻挫折、困頓?!赌淆R書·王僧虔傳》:“經(jīng)涉五朔,踰歷四晦,書牘十二,接覲六七,遂不荷潤(rùn),反更曝鰓?!?唐 駱賓王 《幽縶書情通簡(jiǎn)知己》詩(shī):“入穽方搖尾,迷津正曝腮?!?唐 高適 《酬裴員外以詩(shī)代書》詩(shī):“一夕 瀍 洛 空,生靈悲曝腮?!?元 方回 《寄題趙高士委順山房》詩(shī):“紅塵回首即 蓬萊 ,辛苦 龍門 枉曝鰓。”
何必
何必 (hébì) 反問的語(yǔ)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;there is no need;why 何必去那么早喪膽
喪膽 (sàngdǎn) 形容十分懼怕 tremble with fear;panic-stricken 我軍向前推進(jìn),敵人聞風(fēng)喪膽忘魂
(1).神志不清。 元 戴善夫 《風(fēng)光好》第三折:“我若是與你相會(huì)呵,我便認(rèn)了有何妨,難道小官直如此忘魂?!?/p>
(2).謂不顧生死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一回:“況且世路上又怎樣指得準(zhǔn)有這等一位破死忘魂衛(wèi)顧人的 安老爺 呢!”
釋重顯名句,頌一百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