強(qiáng)愈得志弱惟死,無州無縣不如此
出自宋代方回《奔牛呂城過堰甚難》:
君不見奔牛呂城,南人北人千百舟。
爭車奪纜塞堰道,但未殺{1*1}人舂戈予。
南人軍行欺百姓,北人官行氣尤盛。
龍庭貴種西域賈,更敢與渠爭性命。
叱咤喑嗚憑氣力,大梃長鞭肆鏖擊。
水泥滑滑雪漫天,歐人見血推人溺。
吳人愚癡極可憐,買航賃客逃饑年。
航小伏岸不得進(jìn),堰吏叫怒需堰錢。
人間官府全若無,弱者殆為強(qiáng)者屠。
強(qiáng)愈得志弱惟死,無州無縣不如此。
注釋參考
得志
(1) [enjoy success;achieve one's ambition]∶實(shí)現(xiàn)志愿
少年得志
(2) [have a succesfful career]∶某人在事業(yè)上獲得成功
說書雖小技,然必句(gōu)性情,習(xí)方俗,如優(yōu)孟搖頭而歌,而后可以得志。—— 清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
弦弦掩抑聲聲思,似訴平生不得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謂實(shí)現(xiàn)其志愿?!兑住べS》:“‘白賁無咎’,上得志也?!薄妒酚洝の樽玉懔袀鳌罚骸?闔廬 既立,得志,乃召 伍員 以為行人,而與謀國事?!?宋 蘇軾 《管仲論》:“故三代之興,治其兵農(nóng)軍賦,皆數(shù)十百年而后得志於天下?!?清 周友良 《珠江梅柳記》:“但妾兩人鬱鬱不得志,恆與筆墨為緣?!?/p>
(2).指名利欲望得到滿足。多含貶義。 漢 賈誼 《吊屈原文》:“闒茸尊顯兮,讒諛得志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于去惡》:“得志諸公,目不覩墳典,不過少年持敲門磚,獵取功名,門既開,則棄去?!?浩然 《艷陽天》第一○三章:“他帶著一臉小人得志的奸笑,拍著 馬子懷 的肩頭說:‘爺們,那天在集上我怎么跟你說的?’”
(3).謂揣度而得其意旨?!妒酚洝だ钏沽袀鳌罚骸胺浇裉煜轮畽?quán)命懸於 胡亥 , 高 能得志焉?!?/p>
不如
不如 (bùrú)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說的 not up to;inferior to 天時(shí)不如地利?!睹献印す珜O丑下》 自以為不如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》方回名句,奔牛呂城過堰甚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