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緣荊渚依劉表,定欲箕山訪許由
出自宋代楊億《次韻奉和知府溫尚書送致政朱侍郎十六韻》:
拜章納祿便歸休,秘殿親辭十二旒。
閣筆罷批丹鳳尾,拂衣初下六鼇頭。
非緣荊渚依劉表,定欲箕山訪許由。
北闕子牟終眷戀,南朝安石本風流。
明庭顧遇違三接,別墅生涯治一邱。
身健寧煩策鳩仗,心閑無復夢刀州。
素風有子堪傳遺,禪論將誰共對酬。
白璧賜多應尚在,黃金散盡不須留。
人欽雅譽芝蘭馥,帝憶嘉言水石投。
祖帳特令開上苑,歸帆那肯待高秋。
幾程郵驛經(jīng)濃暑,千里山川見舊游。
已是拋官玉堂署,尚思陪宴井幹樓。
時裁奏牘猶規(guī)諫,旋寫丹經(jīng)自校讎。
鄉(xiāng)里高門表陰德,國朝惇史記嘉猷。
枌榆舊叢須重葺,香火前緣莫廢脩。
歲計將何資伏臘,龍陽千樹木奴洲。
注釋參考
依劉
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粲傳》:“﹝ 王粲 ﹞年十七,司徒辟,詔除黃門侍郎,以 西京 擾亂,皆不就。乃之 荊州 依 劉表 。”后因以“依 劉 ”謂投靠有權勢者。 唐 趙嘏 《寄淮南幕中劉員外》詩:“休向西齋久閒臥,滿朝傾蓋是依 劉 ?!?明 夏完淳 《生平口號》詩:“生平無計更依 劉 ,短髮蒙茸愧 楚 囚?!?清 黃景仁 《醉中登樓》詩:“試問座中誰識 禰 ,豈知今日尚依 劉 ?!?/p>
許由
亦作“ 許繇 ”。傳說中的隱士。相傳 堯 讓以天下,不受,遁居于 潁水 之陽 箕山 之下。 堯 又召為九州長, 由 不愿聞,洗耳于 潁水 之濱。事見《莊子·逍遙游》、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為蕭太傅謝侍中敦勸表》:“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支伯 ,迎云山而揖 許由 ,激昂榮華之間,沉潛珪組之內(nèi)。” 宋 陸游 《遣興》詩:“靜觀世事頻興嘆,千載前時有 許由 ?!?清 孫枝蔚 《猛虎行》:“ 箕山 有 許繇 , 商山 有四翁?!?/p>
楊億名句,次韻奉和知府溫尚書送致政朱侍郎十六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