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景射西崦,晃蕩云海寬
出自宋代張元干《奉同黃檗慧公秀峰昌公丁巳上元日訪鼓山珪公》:
孤云乘天風(fēng),飛入海上山。
松聲發(fā)鼓吹,導(dǎo)我登層巒。
平生煙霞想,政在巖壑間。
及茲百事懶,作意三日閑。
聊將燒燈夜,付與兒輩看。
來陪老禪伯,杖履同躋攀。
曲折幾蘚磴,竹引春斕斑。
竇口咽細(xì)泉,崖腹鳴飛瀾。
足疲眼界遠(yuǎn),語樂心地安。
倒景射西崦,晃蕩云海寬。
十年戎馬后,集此蘭若難。
未必支許游,能盡賓主歡。
暝色到峰頂,月光散林端。
摩挲忘歸石,告以幽遐觀。
注釋參考
倒景
倒景 (dào yǐng)道家指天空極高處。日月之光反由下往上照,而由此處往下看日月,其影皆倒,故稱稱天上極高處為「倒景」。
漢書.卷二十五.郊祀志下:「及言世有僊人,服食不終之藥,遙興輕舉,登遐倒景,覽觀縣圃,浮遊蓬萊?!?文選.沈約.遊沈道士館詩:「一舉陵倒景,無事適高嵩。」夕陽返照。
宋書.卷六十七.謝靈運傳:「風(fēng)生浪於蘭渚,日倒景於椒塗?!?物體倒映於水中。
文選.孫綽.遊天臺山賦:「或倒景於重溟,或匿峰於千嶺?!?水中倒立的影子。
南朝宋.謝靈運.從遊京口北固應(yīng)詔詩:「張組眺倒影,列筵矚歸潮?!?h3>西崦(1).西山。 唐 戴叔倫 《北山游亭》詩:“西崦水泠泠,沿岡有游亭?!?宋 蘇軾 《新城道中》詩:“西崦人家應(yīng)最樂,煮芹燒筍餉春耕。” 明 高啟 《寄題鄞縣青山寺鍾秀樓》詩:“西崦暮鐘時,憑闌共僧語?!?/p>
(2).指 崦嵫山 。傳說中的日落處。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懺悔禮佛文》:“東榑纔吐, 西崦 已仄?!眳⒁姟?崦嵫 ”。
晃蕩
晃蕩 (huàngdang) 使 在容器里來回擺動 swirl about 泡茶之前,用一點熱水在茶壺內(nèi)晃蕩一下 慢而有節(jié)律地來回擺動 sway 風(fēng)吹得馬燈不停地晃蕩 輕輕搖晃 rock;shake 小船在江面上晃蕩云海
云海 (yúnhǎi) 俯視時看到的如海濤起伏的云,泛指海天高遠(yuǎn);蒼茫空闊之境 sea of clouds張元干名句,奉同黃檗慧公秀峰昌公丁巳上元日訪鼓山珪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