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載《鐘馗觀鬼閗蟆圖》:
誰推酆都扃,逸此魔十二。
相群斗蟆供戲劇,綃墨何從拂其跡。
兩雄斗於前,四鬼相視欣欣然。
小蟆對睨攤雙膝,筠籠一蟆跳欲出。
前者差壯一力肩,后者引索擎於拳。
髯翁磬折目勝負(fù),突眼老嫗探頭覷。
就中黃叟如蹲鴟,破帽長袍吾老馗。
只眼直下看不匝,諸鬼樂與吾翁狎。
四丁與蟆之魁,疾馳不能壓欲頹。
蟆肥于豚怒於虎,張頤縮項(xiàng)夸相雇。
昔時唐宋失天經(jīng),妖蟆曾搳天眼精。
今魔視蟆細(xì)於螘,魔若跳梁那句指。
群陰膠凝互掀翻,六鰲頂戴愁顛連。
但能伐魔既厥類,芟夷妖蟆談笑耳。
僇妖之事馗所司,何獨(dú)反與為兒戲。
不惟失職縱奸宄,鬼禍如蟆將及爾。
參軍參軍其然乎,或者好事丹青圖。
諒應(yīng)馗笑玉川子,誅蟆未誅骨先苦。
風(fēng)悲雨凄天地愁,蟆鬼正是相雄秋。
僅余一目不可搳,我曷不可相娛說。
會聞隔簾歌斗{上圭下黽},山鬼性命紅牙。
注釋參考
昔時
昔時 (xīshí) 往日 in former times天經(jīng)
(1).天之常道。 唐 李白 《獻(xiàn)從叔當(dāng)涂宰陽冰》詩:“金鏡霾六國,亡 新 亂天經(jīng)。” 漢 班固 《典引》:“躬奉天經(jīng),惇睦辨章之化洽?!?唐 柳宗元 《壽州安豐縣孝門銘》:“稟承粹和,篤守天經(jīng)。”參見“ 天經(jīng)地義 ”。
(2).天象。亦泛指天空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游思賦》:“仰盡兮天經(jīng),俯窮兮地絡(luò)?!?唐 王勃 《益州夫子廟碑》:“珠衡玉斗,徵象緯於天經(jīng);虎踞龍蹲,集風(fēng)云於地紀(jì)?!?清 姚鼐 《雨登岳陽樓》詩:“風(fēng)交廣漠野,云起盪天經(jīng)?!?/p>
眼精
眼球?!端螘そ奈墨I(xiàn)王義恭傳》:“斷析 義恭 支體,分裂腸胃,挑取眼精,以蜜漬之,以為鬼目糉?!?宋 江休復(fù) 《江鄰幾雜志》:“我前畫大蟲,猶用金泊貼眼,我便不消得一對金眼精?!?/p>
黃載名句,鐘馗觀鬼閗蟆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