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骨朽高義盡,習為鄙吝風俗慳
出自宋代鄭剛中《謝潘令衛(wèi)惠松木》:
子美欲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正宗是士俱歡顏。
嗟我一室久疏陋,風飄雨剝堵不環(huán)。
欲具茅茨小編葺,斤斧四顧家無山。
誰謂潘郎坐華屋,肯為湫隘興永嘆。
惠以南山好松板,翦伐毀就皆丸丸。
我今樸斬遂有日,居處可望奄冗寬。
方知廣廈庇寒士,子美之論非高談。
古人骨朽高義盡,習為鄙吝風俗慳。
皆使如公眼青白,古人風義當復(fù)還。
吾聞淵明謝主人,冥報止謂因盤餐。
公今飯我德何啻。
淵明詩來猶可攀。
注釋參考
古人
古人 (gǔrén) 泛指前人,以區(qū)別于當世的人 the ancients;one who has passed away骨朽
謂死亡已久。 宋 蘇軾 《張庖民挽詞》:“天高鬼神惡,骨朽姓名芳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病中聊書老懷》詩:“登臨舊跡如夢斷,觴詠故人多骨朽?!?/p>
高義
高義 (gāoyì) 指高尚的品德或崇高的正義感 flawless taste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,徒慕君之高義也?!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》鄙吝
亦作“ 鄙恡 ”。1.形容心胸狹窄。 唐 高適 《苦雨寄房四昆季》詩:“擕手流風在,開襟鄙吝祛?!?清 李漁 《意中緣·借兵》:“不知幾時同來湖上,把臂談心,消我近來的鄙吝也呵?!?清 馮班 《鈍吟雜錄·遺言》:“夫山水之文,使人蕭遠無鄙恡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半夏小集》:“令人看了神旺,消去鄙吝的心?!?/p>
(2).過分愛惜錢財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勉學》:“素鄙吝者,欲其觀古人貴義輕財。” 明 馬愈 《馬氏日抄·胡宗伯》:“豈鄙吝邪?不欲過享其福耳?!?明 李贄 《與城老書》:“ 友山 鄙吝不堪,此處不曾捨半分?!?/p>
風俗
風俗 (fēngsú) 特定區(qū)域、特定人群沿革下來的風氣、禮節(jié)、習慣等的總和 social custom 說書雖小技,然必句性情,習風俗?!濉?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?!巍?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鄭剛中名句,謝潘令衛(wèi)惠松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