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嘉祐《送嚴二擢第東歸》
隳官就賓薦,時輩詎爭先。盛業(yè)推儒行,高科獨少年。
迎秋見衰葉,馀照逐鳴蟬。舊里三峰下,開門古縣前。
注釋參考
盛業(yè)
盛業(yè) (shèngyè) 盛大的功業(yè) great cause 盛業(yè)光于后世儒行
(1).儒家的道德規(guī)范或行為準則。《禮記·儒行》:“ 哀公 曰:‘敢問儒行?’” 南朝 梁 劉峻 《辨命論》:“ 瓛 則 關(guān)西 孔子 ,通涉六經(jīng),循循善誘,服膺儒行?!?魯迅 《墳·寡婦主義》:“這種言動,自然也許是合于‘儒行’的罷?!?/p>
(2).指合乎儒教的言行。 唐 劉長卿 《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》詩:“ 賈生 年最少,儒行 漢 庭聞。”
(3).謂斯文地慢步行走。 漢 班固 《奕旨》:“逡巡儒行,保角依旁。”
高科
(1).猶凸凹。《韓非子·有度》:“故繩直而枉木斲,準夷而高科削?!?陳奇猷 集釋:“《孟子·離婁篇》‘盈科而后進’,注:‘科,坎也?!呖?,謂木之凸凹也?!?/p>
(2).科舉高第。 唐 賈島 《送令狐綯相公》詩:“下第能無恧,高科恐有神?!?宋 歐陽修 《相州晝錦堂記》:“自公少時,已擢高科,登顯仕?!?清 戴名世 《<蔡瞻岷文集>序》:“殊不知其人雖登高科,躋膴仕,而不可謂讀書之有成矣。”
少年
少年 (shàonián) 古稱青年男子,現(xiàn)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(from ten to sixteen) 少年兒童讀物李嘉祐名句,送嚴二擢第東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裝飾蛋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