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太宗《逍遙詠》:
於身日益但多為,賢圣何曾免是非。
大道幾時(shí)明鄙隔,真宗隱顯在玄機(jī)。
周知物理通還感,俯仰從來(lái)有順違。
宜且守恒存禮讓,難中輕重兩相依。
注釋參考
大道
大道 (dàdào) 寬闊的道路 brood road 正確的道理 correct reason 合于大道幾時(shí)
幾時(shí) (jǐshí) 什么時(shí)候,哪一天 when;what time 你幾時(shí)來(lái)真宗
釋道兩教謂所持的真正宗旨;正宗。 唐 張九齡 《敕歲初處分》:“我 玄元皇帝 著《道德經(jīng)》五千文,明乎真宗,致於妙用?!?唐 孟郊 《夏月謁智遠(yuǎn)禪師》詩(shī):“謁師見真宗,何必千萬(wàn)劫?” 清 黃軒祖 《游梁瑣記·龍門鯉》:“﹝ 朱大祺 ﹞徒步至 嵩山 東岳廟 謁 北摩禪師 。居一年,盡得 少林 真宗。”
隱顯
(1).隱沒與顯現(xiàn)?!盾髯印ぬ煺摗罚骸肮实罒o(wú)不明,外內(nèi)異表,隱顯有常,民陷乃去?!薄毒┦弦讉鳌肪硐拢骸把鲇^俯察在乎人,隱顯災(zāi)祥在乎天?!薄赌鲜贰る[逸傳上·漁父》:“落日逍遙渚際,見一輕舟陵波隱顯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三:“今雖未見其畫,讀諸跋,常覺依稀隱顯,都在目中?!?王西彥 《鄉(xiāng)下朋友》:“眺望四下碧綠的田野,彎曲如畫的溪流,屏障似的遠(yuǎn)山和散落隱顯的村屋?!?/p>
(2).特指文義的含蓄和顯露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徵圣》:“故知繁略殊形,隱顯異術(shù)?!?清 龔自珍 《春秋決事比自序》:“考之孤文隻義之僅存,而得之乎出沒隱顯之間。”
(3).偏指含蓄不露。 清 包世臣 《文譜》:“回互激射之法備,而后隱顯之義見矣?!?/p>
(4).默默無(wú)聞和名揚(yáng)遠(yuǎn)近。指失意和得意。《北史·儒林傳下·劉炫》:“隱顯人間,沉浮世俗?!?明 張三光 《蔣石原先生傳》:“且先生布素終身,隱顯一致,非獨(dú)令后世師吾儉也。”如:我眼見他們的升沉隱顯。
玄機(jī)
玄機(jī) (xuánjī) 佛家、道家稱奧妙的道理 (of Taoists) profound theory 神妙的機(jī)宜 mysterious principles 不露玄機(jī)宋太宗名句,逍遙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