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將儻赴感,澄霽自端的
出自宋代王之道《次韻因老見贈(zèng)》:
扁舟歷陽來,訪君得少息。
登堂默無語,見老稱目擊。
去年糝江上,群盜羅劍戟。
君時(shí)濡須游,入山笑相揖。
肩擔(dān)祖師禪,問答揮楖栗。
豈惟警聾聵,亦足慰岑寂。
春容褪丹青,雨意鋪水墨。
定將儻赴感,澄霽自端的。
麥秋數(shù)日間,饑腸頗貪得。
兵余敝廬盡,何獨(dú)空四壁。
維摩幸無恙,胡避有新室。
白云本無心,能歸定能出。
歸然三杰峰,況是舊相識(shí)。
我有半仙丹,和劑等昌木。
為言山中人,蟠桃已成實(shí)。
注釋參考
澄霽
(1).謂天色清朗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游南亭》詩:“時(shí)竟夕澄霽,云歸日西馳?!?唐 吳筠 《秋日望倚帝山》詩:“秋天已晴朗,晚日更澄霽。” 清 劉大櫆 《游黃山記》:“秋空澄霽,登頂而望?!?/p>
(2).指廓清。 曹之騏 《騰越光復(fù)紀(jì)略》:“然以是之故,得所藉手,遂能簫勺羣慝,澄霽大棼?!?/p>
端的
端的 (duāndì) 果真;確實(shí);果然 really 究竟 after all 端的方管營、差撥兩位用心。——《水滸傳》 他端的從哪兒來? 底細(xì);緣由;詳情 the ins and outs 我一問起,方知端的 ——“端的”多見于早期白話王之道名句,次韻因老見贈(zè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穿插紙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