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王有意蘇疲俗,何術(shù)與紓鞭棰痛
出自宋代張耒《蒙恩守東魯不意流落之余圣朝升之藩鎮(zhèn)感而成》:
我詩四十心不動,寵辱悠悠付春風(fēng)。
圣朝湔洗諸老成,顧我衰晚名亦共。
魯人詩書久寂寞,間壁不歸書府送。
道衰洙泗忽千載,后來為政誰輕重。
平時(shí)擇守要有補(bǔ),豈但坐使民供貢。
吾邦邑子有游夏,未肯無言受愚弄。
天王有意蘇疲俗,何術(shù)與紓鞭棰痛。
應(yīng)須問道東家翁,必也斯民使無訟。
注釋參考
天王
天王 (tiānwáng) 天子 emperor 太平天國的洪秀全自封天王 Hong Xiu-quan (Hung Hsiu-chuan) 某些威力很大的天神 god有意
有意 (yǒuyì) 故意 purposely;deliberately 有意舉行一次化裝舞會 有心思 have a mind to;be disposed to 有意幫忙疲俗
衰敗的風(fēng)俗。《資治通鑒·唐昭宗天復(fù)二年》:“外破元兇,內(nèi)康疲俗,名高五霸,道冠八元?!?宋 司馬光 《送祖之守陜》詩:“仁風(fēng)思布濩,疲俗待綏寧?!?元 曹之謙 《自趙城還府》詩:“獨(dú)憐疲俗誅求困,愁嘆聲多不可聞?!?/p>
鞭棰
(1).鞭子。亦用作比喻?!秶Z·吳語》:“君王不以鞭箠使之,而辱軍士使寇令焉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談叢》:“騏驥日馳千里,鞭箠不去其背?!?歐榘甲 《新廣東》五:“鄙人雖淺陋,愿執(zhí)鞭箠為馬前卒。” 何其芳 《一個(gè)平常的故事》:“讓我的歌唱變成鞭箠?!?/p>
(2).鞭打。《東觀漢記·和熹鄧皇后傳》:“宮人盜者,即時(shí)首服,不加鞭箠,不敢隱情?!薄短綇V記》卷四八九引 唐 無名氏《冥音錄》:“幼時(shí),每教其藝,小有所未至,其母輒加鞭箠,終莫究其玅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八:“明日主人尋究,定遭鞭箠?!?劉師培 《悲佃篇》:“若輸稅逾期,則鞭箠之慘,無異于公庭?!?/p>
(3).比喻督促、勉勵。 梁啟超 《中國積弱溯源論》第一節(jié):“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,我即從而崇拜之擁護(hù)之?!?/p>
(4).征服,控制。 清 姚鼐 《書<貨殖傳>后》:“方 秦始皇 統(tǒng)一區(qū)夏,鞭箠夷蠻,雄略震乎當(dāng)世?!?/p>
張耒名句,蒙恩守東魯不意流落之余圣朝升之藩鎮(zhèn)感而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