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舉與頓同試西京舉人
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頓起考試徐沂舉人見寄二首》:
齊楚諸生儼鞸紳,人人愿得出君門。
銜枚勇銳驚初合,棄甲須臾訝許奔。
細(xì)讀未辭燈損目,久留終厭棘為藩。
定應(yīng)親刈翹中楚,把卷喧呼半夜言。
老年從事忝南京,海內(nèi)交游尚記名。
怯見廣場心力破,厭看細(xì)字眼花生。
新科未暇通三尺,舊曲惟知有六莖。
空憶倚樓秋雨霽,與君看遍洛陽城。
〈前舉與頓同試西京舉人。
〉
注釋參考
西京
古都名。(1) 西漢 都 長安 , 東漢 改都 洛陽 ,因稱 洛陽 為 東京 , 長安 為 西京 。(2) 隋煬帝 建 洛陽 為 東京 ,因稱 長安 為 西京 。(3) 唐 顯慶 二年,以 洛陽 為 東都 ,因稱 長安 為 西都 ,一稱 西京 , 天寶 元年,定稱 西京 , 至德 二載,改稱 中京 。(4) 唐 至德 二載收復(fù)兩京,還都 長安 ,因 鳳翔 是兩京未復(fù)時 肅宗 之駐地,改 鳳翔郡 為 鳳翔府 ,建號 西京 , 上元 元年,廢京號。(5) 南詔王 尋閣勸 時,以 太和 (指 羊苴咩城 )為 西京 ,至 世隆 稱帝,改稱 中都 。(6)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于 魏州 ,以 魏州 為 東京 興唐府 ,以即位前的 晉王 舊都 太原府 為 西京 ,十一月復(fù) 唐 舊制改 西京 為 北京 。(7)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復(fù) 唐 舊制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,至 晉 天福 三年罷京。(8) 五代 后晉 天福 三年自東都 河南府 遷都 汴州 ,以 汴州 為 東京 開封府 ,改東都 河南府 為 西京 , 漢 周 及 北宋 沿襲不改。(9) 遼 重熙 十三年,升 云州 為 大同府 ,建號 西京 ,沿至 金 代不改。(10)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長安 ,稱 西京 。(11) 明 張獻(xiàn)忠 以 蜀 王府為宮, 成都 曰 西京 。
舉人
舉人 (jǔrén) 漢代取士人不用考試,令郡國的守相推薦到中央;明清兩代稱鄉(xiāng)試考取的人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蘇轍名句,次韻頓起考試徐沂舉人見寄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