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溫庭筠《蘇武廟》:
蘇武魂銷漢使前,古祠高樹兩茫然。
云邊雁斷胡天月,隴上羊歸塞草煙。
回日樓臺(tái)非甲帳,去時(shí)冠劍是丁年。
茂陵不見封侯印,空向秋波哭逝川。
注釋參考
回日
(1).謂日神 羲和 駕車前進(jìn),不得過,為之回車。形容極高。 唐 李白 《蜀道難》詩:“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(biāo),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?!?宋 梅堯臣 《賦秋鳴送劉衡州》詩:“峰前想回日,青冥生路歧。”
(2).來日?!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寧宗慶元三年》:“若回日復(fù)相,必亂天下?!?/p>
亦作“廻日”。1.卻日回行。語出《淮南子·覽冥訓(xùn)》:“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,戰(zhàn)酣日暮,援戈而撝之,日為之反三舍。” 晉 郭璞 《游仙詩》之四:“愧無 魯陽 德,迴日向三舍?!?晉 張協(xié) 《七命》之一:“衝飇發(fā)而迴日,飛礫起而灑天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蕭拜太尉揚(yáng)州牧表》:“徒懷 漢 臣伏闕之誠,競(jìng)無 魯 人迴日之感?!?/p>
(2).歸來之日。 唐 賈島 《送神邈法師》詩:“繞房三兩樹,迴日葉應(yīng)紅?!?前蜀 韋莊 《寄薛先輩》詩:“懸知迴日綵衣榮,仙籍高標(biāo)第一名?!?/p>
(3).他日,來日?!短綇V記》卷三三四引 唐 戴孚 《廣異記·王乙》:“君若有情,廻日過訪,以慰幽魂耳?!?/p>
(4).諫止皇帝改變心意。日,喻皇帝。 唐 柳宗元 《為文武百官請(qǐng)復(fù)尊號(hào)表》之三:“臣等竭其精誠,發(fā)於交感,無以迴日?!?/p>
樓臺(tái)
樓臺(tái) (lóutái) 〈方〉∶涼臺(tái) balcony 較高的臺(tái)榭,泛指樓(多用于詩詞戲曲) a high building; tower 近水樓臺(tái)甲帳
漢武帝 所造的帳幕?!侗碧脮n》卷一三二引《漢武帝故事》:“上以琉璃珠玉,明月夜光雜錯(cuò)天下珍寳為甲帳,次為乙?guī)?。甲以居神,乙以自居?!?南朝 齊 謝朓 《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(yīng)詔》詩之八:“高懸甲帳,周褰黼帷?!?元 薩都剌 《蕊珠曲》:“錦屏甲帳蕊珠新,云房火鼎丹芽嫩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讀史有感》詩之三:“ 昭陽 甲帳影嬋娟,慙愧恩深未敢前?!眳⒁姟?甲乙?guī)?”。
去時(shí)
去時(shí) (qùshí) 結(jié)束 weet out 三月來時(shí)如猛獅,去時(shí)如羊羔冠劍
古代官員戴冠佩劍,因以“冠劍”指官職或官吏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到主簿日事詣?dòng)臆娊ㄆ酵酢罚骸俺S擂o冠劍,弋釣畎壑。” 宋 司馬光 《楚宮行》:“滿朝冠劍東方明,宮門未啟君朝醒?!?/p>
丁年
[age attained one's majority] 成丁的年齡
詳細(xì)解釋男子成丁之年。歷代之制不一。 漢 以男子二十歲為丁, 明 清 以十六歲為丁。亦泛指壯年。《文選·李陵<答蘇武書>》:“﹝足下﹞丁年奉使,皓首而歸?!?李善 注:“丁年,謂丁壯之年也?!?金 元好問 《燈下梅影》詩:“丁年夜坐眼如魚,老矣而今不讀書?!?清 繆慧遠(yuǎn) 《友人過訪》詩:“坐上清歌聞子夜,人生行樂及丁年?!?梁?jiǎn)⒊?《盧梭學(xué)案》:“又凡人生長(zhǎng)於一政府之下,及既達(dá)丁年,猶居是邦,而遵奉其法律,即默認(rèn)其國之民約而守之也?!?/p>
溫庭筠名句,蘇武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